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杜甫新安吏

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杜甫的《新安吏》

全文:
客行新安道,喧呼聞點兵。
借問新安吏,縣小更無丁。
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獨伶俜。
白水暮東流,青山猶哭聲。
莫自使眼枯,收汝淚縱橫。
眼枯即見骨,天地終無情。
我軍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豈意賊難料,歸軍星散營。
就糧近故壘,練卒依舊京。
掘壕不到水,牧馬役亦輕。
況乃王師順,撫養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僕射如父兄。

杜甫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杜甫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書法作品欣賞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中男

(1).次子;諸子中居長幼之間者。《易·說卦》:“坎再索而得男,故謂之中男。”《史記·呂不韋列傳》:“今 子楚 賢,而自知中男也,次不得為適。” 唐 楊炯 《唐上騎都尉高君神道碑》:“長男 仁叡 ,中男 仁楷 ,少男 仁護 、 仁昉 等。”

(2).未成丁的男子。《魏書·高祖紀》:“一夫制治田四十畝,中男二十畝。” 唐 杜甫 《新安吏》詩:“府帖昨夜下,次選中男行。中男絶短小,何以守王城!”《新唐書·食貨志一》:“ 天寶 三載,更民十八以上為中男,二十三以上成丁。”

(3).泛指青年男子。《老殘遊記》第九回:“以少女中男,深夜對坐,不及亂言,止乎禮義矣。”

短小

(1)

(2) 形容人身材矮小

(3) 形容文章、戲劇等不長,泛指事物短而小

何以

(1) 用什麼

何以教我

(2) 為什麼

何以出爾反爾

王城

(1).都城。《後漢書·趙溫傳》:“公前託為 董公 報讎,然實屠陷王城,殺戮大臣,天下不可家見而戶説也。” 唐 戴叔倫 《送少微山人入蜀》詩:“世俗多離別,王城幾日還?” 宋 蘇軾 《病中聞子由得告不赴商州》詩之一:“惟有王城最堪隱,萬人如海一身藏。” 明 袁宏道 《顯靈宮集諸公以城市山林為韻》之一:“仙人傑閣俯王城,西山見雨北山晴。”

(2).地名。即 洛邑 。今 河南省 洛陽市 西北。《春秋·昭公二十二年》:“秋, 劉子 、 單子 以 王猛 入於 王城 。” 楊伯峻 註:“ 王城 ,在今 洛陽市 西北偶。”

(3).地名。 春秋 時 大荔戎都 故址,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左傳·僖公十五年》:“ 晉 陰飴甥 會 秦伯 ,盟於 王城 。” 楊伯峻 註:“ 王城 當在今 陝西省 大荔縣 東。”

杜甫名句,新安吏名句

詩詞推薦

  • 送包佶賦得天津橋

    皇甫冉唐代〕洛陽歲暮作征客,□□□□□□□。相望依然一水間,相思已如千年隔。晴煙霽景滿天津,鳳閣龍樓映水濱。豈無
  • 觀棋

    強至宋代〕鬧智不鬧力,一枰思解圍。防人甚勍敵,平地有危機。蝸角爭先後,狼心競是非。傍觀縮手者,往往見精微。
  • 新晴即事

    郭麟清代〕游罷回船泊釣磯,濛濛晴雪撲人衣。春陰亦未全無用,留住楊花一日飛。
  • 道林寺

    李建勛唐代〕雖向鍾峰數寺連,就中奇勝出其間。不教幽樹妨閒地,別著高窗向遠山。蓮沼水從雙澗入,客堂僧自九華還。無因
  • 西直門外作·其三

    乾隆清代〕迤邐煙村畫坐開,鳴梢底用急忙催。西山高處仍餘雪,送有輕寒迎面來。
  • 挽李小溪

    馬廷鸞宋代〕鬱郁南坡一聚塵,荒園野草不成春。家聲久矣非前日,宅相居然亦古人。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詩詞名句
  • 夜雨(五月初三日)

    乾隆清代〕問夜四更稱起雲,五更寐醒雨聲聞。轟雷片刻驅成霽,祗為惜乎不為欣。
  • 秀聚亭

    陳瓘宋代〕曉色春風裡,維舟一小亭。看山渾不倦,待得雪峰青。
  • 詠汝南先祖姑太宜人

    申佳允明代〕月旦高懸畫荻堂,神從地下欲相將。婺星久照宜人傳,皎日長垂太史章。有子能存千載祀,此身不死百年康。於公
  • 郭菽子北上過白門見訪

    李孫宸明代〕三仕猶堪寄白門,千秋吏隱意誰論。熟官久已違清署,上客還能共綠尊。漫向詞林矜翰藻,且緣桑梓話鄉園。看君
中男絕短小,何以守王城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