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紀事》
全文:
梟獍何堪共勸酬,衣冠塗炭可勝羞。
袖中若有擊賊笏,便使凶渠面血流。
參考注釋
梟獍
亦作“ 梟鏡 ”。舊說梟為惡鳥,生而食母;獍為惡獸,生而食父。比喻忘恩負義之徒或狠毒的人。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永寧寺》:“若 兆 者蜂目豺聲,行窮梟獍,阻兵安忍,賊害君親。” 范祥雍 校釋:“《漢書》二十五《郊祀志》:‘祠 黃帝 用一梟破鏡。’ 孟康 註:‘梟,鳥名,食母;破鏡,獸名,食父。’破鏡即是獍。此以比喻很戾忘恩之人。”《魏書·恩倖傳·侯剛》:“曾無犬馬識主之誠,方懷梟鏡返噬之志。” 唐 元稹 《捉捕歌》:“外無梟鏡援,內有熊羆驅。”鏡,一本作“ 獍 ”。 明 梁辰魚 《浣紗記·論俠》:“誰料主公信任 伯嚭 ,容梟獍之在庭。”《中國國*民*黨第二次全國代表大會宣言》:“蓋小軍閥之末路,倒行逆施,久已梟獍之不若矣。”
何堪
(1).怎能忍受。 唐 李肇 《唐國史補》卷上:“ 盧 相 邁 不食鹽醋,同列問之:‘足下不食鹽醋,何堪?’” 清 呂大器 《鎮羌道上有感》詩:“鷹眼何堪秋草枯? 姑臧 清節至今無。”
(2).豈可;哪裡能。用反問的語氣表示不可。 宋 歐陽修 《筆說·峽州詩說》:“‘春風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見花。’若無下句,則上句何堪?既見下句,則上句頗工。” 清 潘陸 《彭澤縣》詩:“地借 陶潛 著,人思 狄相 賢。何堪尋廢縣?沙草浸寒泉。” 葉聖陶 《窮愁》:“阿母一襖,春間已敝,不與補綴,何堪著體?”
勸酬
亦作“ 勸酧 ”。謂互相勸酒,敬酒。《資治通鑑·梁敬帝紹泰元年》:“ 薛嬪 有寵於帝,久之,帝忽思其與 岳 通,無故斬首,藏之於懷,出 東山 宴飲。勸酬始合,忽探出其首,投於柈上……一座大驚。”《剪燈餘話·田洙遇薛濤聯句記》:“坐中勸酧極至,語雜極至。”《天雨花》第二二回:“與君難訴離群恨,但和詩箋抵勸酬。”
衣冠
(1) 衣服和禮帽
(2) 服飾
衣冠不整
(3) 指紳士,借指禮教、斯文
衣冠之弟
塗炭
爛泥和炭火,比喻極困苦的境遇。也比喻污濁的地方
有夏昏德,民墜塗炭。——《書·仲虺之誥》
民生塗炭。——《廣東軍務記》
生靈免遭塗炭
可勝
豈能忍受。《續資治通鑑·宋高宗紹興三十一年》:“八陵廢祀,可勝抔土之悲!”
文天祥名句,紀事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