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錢塘觀潮歌》
全文:
向聞錢塘潮最奇,江樓憑几今觀之。
更聞秋壯春弗壯,弗壯已匪夷所思。
兩山夾江龕與赭,舋束長流逼東瀉。
海潮應月向西來,恰與江波風牛馬。
江波畢竟讓海波,回瀾退舍如求和。
洪潮拗怒猶未已,卻數百里時無何。
於今信識海無敵,苞乾括坤浴淵魄。
何處無潮此處雄,雄在奔騰旋盪激。
蓂茁三葉及落三,皆最勝日期無淹。
我來正值上巳節,晴明遙見尖山尖。
須臾黯黮雲容作,似是豐隆助海若。
天水遙連色暗昏,倏見空際橫練索。
旁人道是潮應來,一彈指頃堆銀堆。
疾於風檣白於雪,寒勝冰山響勝雷。
砰硡礌硠礴磅磕,紞紞啍啍吼噦噦。
流離頓挫無不兼,回斡旁噴極滂沛。
地維天軸震撼掀,天吳陽侯挾飛廉。
蛟龍鼓勢魚蟹遁,長鯨昂首噓其髯。
榜人弄潮偏得意,金支翠旗簫鼓沸。
忽出忽入安其危,但過潮頭寂無事。
因悟萬理在人為,持志不定顛患隨。
遲疑避禍反遭禍,幾不見笑於舟師。
參考注釋
地維
(1).維繫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繫綴。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湯問》:“其後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維。”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
(2).喻紀綱。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年當 晉 宋 ,運櫃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傾而地維絶。” 嚴復 《救亡決論》:“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禮之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號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維者,皆譬諸夏葛冬裘,因時為制。目為不變,去道遠矣!”參見“ 地紀 ”。
震撼
(1) 指心理受到強烈衝擊;憾動
自然科學上的發現震撼了歐洲人的普遍心理
(2) 使猛烈震動
炮兵部分演習的時候寂靜的農村被大炮的隆隆聲所震撼
天吳
水神名。《山海經·海外東經》:“ 朝陽之谷 ,神曰 天吳 ,是為 水伯 。”《山海經·大荒東經》:“有神人,八首人面,虎身十尾,名曰 天吳 。”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 天吳 踴躍於重淵, 王喬 披雲而下墜。” 唐 李賀 《浩歌》:“南風吹山作平地,帝遣 天吳 移海水。” 清 張之洞 《讀史絕句·白居易》:“海圖題詠見憂思,浪攪 天吳 悔已遲。”
陽侯
(1).古代傳說中的波濤之神。《戰國策·韓策二》:“塞漏舟而輕 陽侯 之波,則舟覆矣。” 鮑彪 註:“説 陽侯 多矣。今按《四八目》, 伏羲 六佐,一曰‘陽侯’,為江海。蓋因此為波神歟?”《淮南子·覽冥訓》:“ 武王 伐 紂 ,渡於 孟津 , 陽侯 之波,逆流而擊。” 清 顧炎武 《河上作》詩:“仰希聖明眷,下戢 陽侯 波。”
(2).借指波濤。《楚辭·九章·哀郢》:“凌陽侯之氾濫兮,忽翱翔之焉薄。” 馬茂元 註:“陽侯,波濤之神,這裡用作波濤的代稱。” 晉 葛洪 《抱朴子·備闕》:“ 惠子 ,上相之標也,而不能役舟楫以凌陽侯。” 清 錢謙益 《壽福清公六十序》:“捩柁呼號,與陽侯爭一旦之命。”
飛廉
(1). 商紂 的諛臣。《孟子·滕文公下》:“驅 飛廉 於海隅而戮之。” 趙岐 註:“ 飛廉 , 紂 諛臣。” 明 康浚川 《新水令·送康對山太史歸田》套曲:“卻怎生 飛廉 諂佞偏榮富?” 章炳麟 《讀郭象論嵇紹文》:“藉令 紹 為世臣,與其君無鋒芒小怨,其死特比肩於 飛廉 ,賢不足卲。”
(2).風神。一說能致風的神禽名。《楚辭·離騷》:“前 望舒 使先驅兮,後 飛廉 使奔屬。” 王逸 註:“ 飛廉 ,風伯也。” 洪興祖 補註:“《呂氏春秋》曰:‘風師曰 飛廉 。’ 應劭 曰:‘ 飛廉 ,神禽,能致風氣。’” 元 薩都剌 《中秋月夜泛舟於金陵石頭城》詩:“ 秦淮 流水西復東,倒涵天影磨青銅。 飛廉 掃空出海月,明珠飛入琉璃宮。” 清 吳偉業 《八風詩·東北風》:“ 飛廉 熛怒向人間, 徐福 求仙恨未還。”
(3).古代傳說中的動物名。《淮南子·俶真訓》:“騎飛廉而從敦圄。” 高誘 註:“飛廉,獸名,長毛有翼。”
(4).宮觀名。《三輔黃圖·觀》:“ 飛廉觀 在 上林 , 武帝 元封 二年作。 飛廉 ,神禽能致風氣者,身似鹿,頭如雀,有角而蛇尾,文如豹。 武帝 命以銅鑄置觀上,因以為名。”《後漢書·馮衍傳下》:“陵 飛廉 而太息,登 平陽 而懷傷。”
乾隆名句,錢塘觀潮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