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故鄉何處是,北山天際綠參差

珠赫䆳書懷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珠赫䆳的《書懷》

全文:
關東客子去遲遲,飄泊炎荒兩鬢絲。
三楚樓台淹此日,五陵裘馬想當時。
春風草長淮陽路,落日雲埋漢帝祠。
回首故鄉何處是,北山天際綠參差

珠赫䆳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回首

(1) 把頭轉向後方

(2) 回顧

可堪回首。——宋· 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3) 婉辭。死亡

回首之日

故鄉

家鄉,自己出生的地方

願馳千里足,送兒還故鄉。——《樂府詩集·木蘭詩》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北山

(1).泛指北面的山。《詩·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臺,北山有萊。” 唐 李白 《題元丹丘潁陽山居》詩:“卻顧北山斷,前瞻南嶺分。”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四:“此去東山又北山,鏡中強半尚紅顏。”

(2).山名。即 北邙山 。在今 河南 洛陽市 東北。《左傳·昭公二十二年》:“夏四月,王田 北山 ,使公卿皆從。” 杜預 註:“ 北山 , 洛 北芒 也。”《文選·陸機<君子有所思行>》:“命駕登 北山 ,延佇望城郭。” 劉良 註:“謂登 北邙 望 晉 都。”

(3).山名。即 鐘山 ,又名 紫金山 。在今 江蘇 南京市 東。《文選·孔稚圭<北山移文>》 呂向 題解:“ 鐘山 在都北。其先 周彥倫 隱於此山,後應詔出為 海鹽縣 令。今欲卻過此山, 孔生 乃假山靈之意移之,使不許得至,故云‘北山移文’。” 清 吳偉業 《途中遇雪即事言懷》詩:“有道寧徵 管 ,無才卻薦 嵇 。 北山 休誚讓, 東觀 豈攀躋。”

天際

肉眼能看到的天地交接的地方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參差

(1) 不齊

參差荇菜。——《詩·周南·關睢》

青樹翠蔓,蒙絡搖綴,參差披拂。——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記》

瓦縫參差,多於周身之帛縷。——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早晚相差

參差了三兩年

(3) 差池;失誤

沒半點兒參差

譯意參差

(4) 馬虎

不敢參差

(5) 關係不融洽

人人不睦,個個參差

珠赫䆳名句,書懷名句

詩詞推薦

  • 送幼史

    白居易唐代〕淮右寇未散,江西歲再徂。故里干戈地,行人風雪途。此時與爾別,江畔立踟躕。
  • 題夏圭西湖柳艇圖

    乾隆清代〕南屏山北涌金西,柳色波光望欲迷。最是向年得句處,綠陰十裏白沙堤。或坐肩輿或泛船,西湖春色耐游沿。牽懷
  • 釣鰲台

    蘇良宋代〕汗漫孤槎到海濱,荒阡觸目盡憂薰。休糧未遇赤松子,采蕨終慚孤竹君。甚欲去尋東道主,只愁見諭北山文。秋風
  • 詩贈晚學李君

    邢仙老宋代〕日轉蓬窗影漸移,羅浮舊隱到多時。瀛州伴侶無訊息,風撼岩前紫桂枝。
  • 古意詩

    沈約南北朝〕挾瑟叢台下,徙倚愛容光。佇立日已暮,戚戚苦人腸。露葵已堪摘,淇水未沾裳。錦衾無獨暖,羅衣空自香。明月
  • 美人篇(六言)

    伍瑞隆明代〕美人挾瑟東鄰,穠李容華若春。明眸皓齒朱唇,釵頭孔雀麒麟。斂態如啼似顰,雙蛾艷艷聊人。朱弦欲按逡巡,弱
  • 御茶園

    塗竹逸元代〕唐殿老臣誇荔子,建溪從此亦留名。山中昨夜東風煖,百十兒翁唱太平。
  • 答徐十贈詩三絕句·其二

    李彭宋代〕窗中山色撲衣襟,戶外江聲醒客心。我在山陰君在剡,思君行坐短長吟。
  • 失題

    李流謙宋代〕身長七尺面一尺,眼若電光鬢若棘。腰間大羽不妄發,長空弦落鳥隨踣。漢家夫子方少年,東平月窟西酒泉。不須
  • 該妙齋

    乾隆清代〕山北第一處,其名該妙齋。峰姿與水態,朗潤得幽佳。小憩塵心遠,閒吟靜趣諧。然予無逸者,耽此或成乖。
回首故鄉何處是,北山天際綠參差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