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篇(六言)

作者:伍瑞隆 朝代:明代

美人篇(六言)原文

美人挾瑟東鄰,穠李容華若春。

明眸皓齒朱唇,釵頭孔雀麒麟。

斂態如啼似顰,雙蛾艷艷聊人。

朱弦欲按逡巡,弱質含羞未真。

羅衣璀璨生雲,紅蕖文履繡裙。

殷勤玉指紛綸,淒清罨抑何繁。

長袖淩風自親,清歌一曲如神。

金杯掩映燭銀,珠箔紅樓夜醺。

纖羅十二繽紛,樑上飄颻下塵。

盈盈灼灼粼粼,要妙那能具陳。

夜色春寒翠裀,香風裊娜氤氳。

微月娟娟欲昏,含意憐哉未伸。

詩詞問答

問:美人篇(六言)的作者是誰?答:伍瑞隆
問:美人篇(六言)寫於哪個朝代?答:明代
問:美人篇(六言)是什麼體裁?答:六言詩
問:伍瑞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伍瑞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六言詩 押詞韻第六部

2. 六言

參考注釋

美人

(1)

(2) 美女

一個長著油光發亮的黑頭髮、紅嘴唇、眼睛一點也不怯懦的大膽的美人

(3) 品德高尚的人;賢人

全州的美人和紳士都聚集在那裡

東鄰

(1).東邊的鄰居。《易·既濟》:“東鄰殺牛,不如西鄰之禴祭,實受其福。”《後漢書·劉趙淳于江傳序》:“言以義養,則 仲由 之菽,甘於東鄰之牲。” 唐 元結 《漫問相里黃州》詩:“東鄰有漁父,西鄰有山僧。” 葉聖陶 《窮愁》:“賭窟既破,全市喧傳,群來聚視博徒何如人…… 阿松 東鄰子 金榮 與焉。”

(2). 戰國 楚 宋玉 《登徒子好色賦》:“ 楚國 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後因以“東鄰”指美女。 唐 李白 《效古》詩之二:“自古有秀色, 西施 與東鄰。” 五代 閻選 《浣溪沙》詞:“ 劉 阮 信非仙洞客, 嫦娥 終是月中人,此生無路訪東鄰。”

(3).亦作“ 東厸 ”。特指 殷 紂王 。《漢書·敘傳上》:“東厸虐而殲仁兮,王合位虖三五。” 顏師古 註:“ 應劭 曰:‘東厸, 紂 也。’厸,古鄰字也。”一本作“ 東鄰 ”。

穠李

華美的李花。 唐 王宏 《從軍行》:“兒生三日掌上珠,燕頷猿肱穠李膚。” 宋 張先 《玉樹後庭花》詞:“落花穠李還依舊,寳釵沽酒。” 明 何景明 《雨中看花》詩之七:“好花元待後時發,穠李妖桃空自狂。”

容華

好的容貌

明眸皓齒

明亮的眼睛,潔白的牙齒。形容女子的美貌。亦指代美女。 唐 杜甫 《哀江頭》詩:“明眸皓齒今何在?血污遊魂歸不得。” 元 湯式 《集賢賓·友人愛姬為權豪所奪》套曲:“叫喳喳錦纜移,鬧垓垓畫槳搖。那裡取明眸皓齒姆軍稍,更做道 孫武子 教得來武藝高。”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小謝》:“一日晨興,有少女搴簾入,明眸皓齒,光艷照人。” 清 鈕琇 《觚賸·團圓》:“明眸皓齒無人惜,奪歸永巷閉良家。” 冰心 《我們太太的客廳》:“當時當地的藝術家、詩人,以及一切人等,每逢清閒的下午……想有一個明眸皓齒能說會道的人兒,陪著他們談笑。”

朱唇

紅色的口唇。形容貌美。 戰國 楚 宋玉 《神女賦》:“眸子炯其精朗兮,瞭多美而可觀;眉聯娟以蛾揚兮,朱脣的其若丹。”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之六:“動朱脣,發清商。” 宋 柳永 《少年游》詞之四:“嬌多愛把齊紈扇,和笑掩朱脣。” 元 徐琬 《沉醉東風·贈歌者 * 》曲之一:“金鳳小斜簪髻雲,注櫻桃一點朱唇。”《宦海》第四回:“這位名士……生得白面朱唇,劍眉星眼。”

釵頭

釵的首端。多指釵。 唐 王建 《留別田尚書》詩:“不看匣里釵頭古,猶戀機中錦樣新。” 宋 柳永 《木蘭花·海棠》詞:“美人縴手摘芳枝,插在釵頭和鳳顫。” 元 馬祖常 《楊花宛轉曲》:“釵頭燼墜玉蟲初,盆里絲繅銀繭乍。”

孔雀

東南亞和東印度群島產的一種非常大型的陸棲雉類(屬名Pavo),有羽冠,雄的尾毛很長,展開時像扇子,有綠孔雀和白孔雀兩種。群居在熱帶森林中或河岸邊,羽毛可做裝飾品

孔雀東南飛,五里一徘徊。(孔雀向東南飛,每飛五里,就徘徊一陣。徘徊,猶疑不決。漢人詩常以鴻鵠徘徊比喻夫婦離別,此詩開頭也有這個意思。用這兩句詩引起下邊的故事,古代民歌中常用這種寫法。)——《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麒麟

(1).古代傳說中的一種動物。形狀像鹿,頭上有角,全身有鱗甲,尾像牛尾。古人以為仁獸、瑞獸,拿它象徵祥瑞。《管子·封禪》:“今鳳凰麒麟不來,嘉穀不生。” 宋 黃庭堅 《送范德孺知慶州》詩:“阿兄兩持 慶州 節,十年麒麟地上行。” 郭沫若 《屈原》第三幕:“你們要聽那妖精的話,說鳳凰是雞,說麒麟是羊子,說龍是蚯蚓,說靈龜是甲魚。”

(2).比喻才能傑出的人。《晉書·顧和傳》:“ 和 二歲喪父,總角便有清操,族叔 榮 雅重之,曰:‘此吾家麒麟,興吾宗者,必此人也。’”

(3).見“ 麒麟閣 ”。

(4).見“ 麒麟殿 ”。

斂態

端正容態。 唐 王琚 《美女篇》:“須臾破顏倏斂態,一悲一喜併相宜。” 唐 權德輿 《雜興》詩之三:“含羞斂態勸君住,更奏新聲刮骨鹽。” 前蜀 魏承班 《菩薩蠻》詞:“翠翹雲鬢,斂態彈金鳳。” 宋 孫光憲 《生查子》詞之三:“永巷寂無人,斂態愁堪絶。”

雙蛾

(1).指美女的兩眉。蛾,蛾眉。 南朝 梁 沉約 《昭君辭》:“朝發 披香殿 ,夕濟 汾陰 河,於茲懷九逝,自此斂雙蛾。” 宋 楊無咎 《生查子》詞:“愁來愁更深,黛拂雙蛾淺。”《花月痕》第二四回:“半晌, 秋痕 雙蛾頻蹙,皓齒微呈。”

(2).借指美女。 唐 陳子昂 《感遇》詩之十二:“瑤臺傾巧笑,玉盃殞雙蛾。” 唐 白居易 《酬劉和州戲贈》:“雙蛾解珮啼相送,五馬鳴珂笑卻迴。”

艷艷

亦作“艷艷”。1.明媚艷麗貌。 南朝 梁武帝 《歡聞歌》之一:“艷艷金樓女,心如玉池蓮。” 宋 張孝祥 《蝶戀花·秦樂家賞花》詞:“艷艷輕雲,皓月光初吐。” 浩然 《榮榮》:“白薯秧伸展著茂密、肥厚的大葉子,在艷艷的夕陽里擺動著。”

(2).濃。 唐 李羣玉 《感春》詩:“春情不可狀,艷艷令人醉。” 宋 王禹偁 《對雪感懷呈翟使君馮中允同年》詩:“千鍾方艷艷,三爵未油油。” 王統照 《刀柄》:“﹝主人﹞自己從草囤子的茶壺中,倒出了一杯艷艷的紅汁放在矮凳腳下。”

朱弦

即練朱弦,用練絲(即熟絲)製作的琴弦

朱弦漏越。——《淮南子·泰族訓》。高誘注:“朱弦,練絲。”

逡巡

(1) 因為有所顧慮而徘徊不前

逡巡而不敢進。——漢· 賈誼《新書·過秦論上》

大閹亦逡巡畏義。——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逡巡不前。

舅犯謝罪,逡巡河上。——《三國演義》

(2) 一剎那

雁翎金甲逡巡得,鉤引徐寧大解危。——《水滸傳》

(3) 時光消失

逡巡過了一年,當年是正月初一日。——《喻世明言》

弱質

(1).衰弱的體質。 南朝 宋 謝靈運 《山居賦》:“弱質難恆,頽齡易喪,撫鬢生悲,視顏自傷。”《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 王生 道:‘若得賢妻如此用心,使我重見天日,我病體也就減幾分了。但恐弱質懨懨,不能久待。’” 清 黃景仁 《過高淳湖水新漲舟行蘆葦上十餘里》詩:“先時弱質易驚秋,此日偏令遠目愁。”

(2).指女子或女子的身體。 唐 劉商 《胡笳十八拍·第三拍》:“早被蛾眉累此身,空悲弱質柔如水。” 宋 梅堯臣 《汝墳貧女》詩:“弱質無以託,橫屍無以葬。”《天雨花》第十回:“弱質柔姿怎受刑?” 清 周亮工 《廩延壁上和雲間娟姬詩》:“江乾弱質濁河邊,載得蘭苕艷即仙。”

(3).薄弱的才能。 唐 錢珝 《為集賢崔相公讓大學士第二表》:“臣腐材弱質,叨列公台,何施尊主之能,未立為臣之節。” 宋 葉適 《除太府卿淮東總領謝表》:“猥用榮章,被之弱質。” 元 貢奎 《次韻袁伯長舟中雜書》之一:“弱質辭官責,歸心數驛程。”

含羞

面帶害羞的神情

羅衣

輕軟絲織品製成的衣服。 漢 邊讓 《章華賦》:“羅衣飄颻,組綺繽紛。”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羅衣何飄飄,輕裾隨風還。” 唐 杜甫 《黃草》詩:“萬里秋風吹 錦水 ,誰家別淚溼羅衣?” 明 周在 《閨怨》詩:“ 江 南二月試羅衣,春盡 燕山 雪尚飛。”

璀璨

形容光彩奪目

陽光璀璨

紅蕖

(1).紅荷花。蕖,芙蕖。 南朝 梁簡文帝 《蒙華林園戒詩》:“紅蕖間青瑣,紫露濕丹楹。” 唐 李白 《越中秋懷》詩:“一為滄波客,十見紅蕖秋。” 宋 王安石 《籌思亭》詩:“數株碧柳蒼苔地,一丈紅蕖緑水池。” 清 方文 《雨夜宿崔明府署中言別》詩:“燭冷香銷猶不寐,紅蕖翠篠總含思。”

(2).喻指女子的紅鞋。 唐 杜甫 《千秋節有感》詩之二:“羅襪紅蕖艷,金羈白雪毛。” 仇兆鰲 注引 黃生 曰:“紅蕖,指宮鞋。”

文履

飾以文彩的鞋子。 漢 劉向 《說苑·反質》:“夫 衛國 雖貧,豈無文履,一奇以易十稷之繡哉。” 三國 魏 曹植 《洛神賦》:“踐遠遊之文履,曳霧綃之輕裾。” 唐 元稹 《鶯鶯傳》:“珠瑩光文履,花明隱繡龍。” 明 何景明 《壽母賦》:“薦五絲之文履兮,舉九醖之芬觴。”

殷勤

(1) 情意深厚

鞠養殷情

致殷勤之意。——宋· 司馬光《資治通鑑》

(2) 熱情周到

殷勤的服務員

(3) 勤奮

殷勤小心

(4) 禮物

日後致殷勤

玉指

(1).稱美人的手指。《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歌之四十一》:“朱口發艷歌,玉指弄嬌絃。” 唐 孟浩然 《宴張記室宅》詩:“玉指調箏柱,金泥飾舞羅。” 清 鄭燮 《題雙美人圖》詩:“玉指尖纖指何許,似笑姮娥無伴侶。”

(2).指冰柱。 唐 孟郊 《晚雪吟》:“小兒擊玉指,大耋歌聖朝。”

紛綸

(1).雜亂貌;眾多貌。《史記·司馬相如列傳》:“紛綸威蕤,堙滅而不稱者,不可勝數也。”《漢書》作“紛輪”。 宋 蘇軾 《三笑圖贊》:“萬生紛綸,何鄙何妍,各笑其笑,未知孰賢?” 明 高啟 張憲 《舞劍聯句》:“屋翻影紛綸,地殷勢揮霍。” 清 唐孫華 《夏日齋中讀書》詩之一:“紛綸布經籍,汎濫陳篇章。”

(2).淵博。《後漢書·逸民傳·井丹》:“ 井丹 字 大春 ……通五經,善談論,故京師為之語曰:‘五經紛綸 井大春 。’” 李賢 註:“紛綸,猶浩博也。” 南朝 陳 徐陵 《在北齊與宗室書》:“或有漁獵三史,紛綸五經。”

(3).忙碌;忙亂。 唐 杜甫 《麗人行》:“犀箸厭飫久未下,鸞刀縷切空紛綸。” 宋 洪邁 《夷堅乙志·玉華侍郎》:“人世紛綸,真可厭苦。”

(4).華美。 三國 魏 嵇康 《琴賦》:“紛綸翕響,冠眾藝兮。” 唐 葉季良 《賦得琢玉成器》:“片玉寄幽石,紛綸當代名。”

淒清

(1) 形容微寒

淒清的月光

(2) 淒涼

歌聲淒清

長袖

(1).長的衣袖。多指舞衣。 漢 傅毅 《舞賦》:“羅衣從風,長袖交橫。” 南朝 梁 顧野王 《舞影賦》:“圖長袖於素壁,寫纖腰於華堂。” 唐 韓愈 《送李願歸盤谷序》:“飄輕裾,翳長袖,粉白黛緑者,列屋而閒居,妬寵而負恃,爭妍而取憐。”

(2).借指歌舞妓。 南朝 梁元帝 《對燭賦》:“爾乃傳芳醁,揚清曲,長袖留賓待華燭。” 唐 錢起 《江陵晦日陪諸官泛舟》詩:“城南無夜月,長袖莫留賓。”

淩風

乘風。 晉 葛洪 《抱朴子·任命》:“故康衢有角歌之音,鼎俎發凌風之跡。” 唐 顧況 《酬本部韋左司》詩:“安得凌風翰,肅肅賓天京。”

清歌

(1) 無樂器伴奏的歌唱

(2) ∶清脆的歌聲

一曲

(1).水流彎曲處。《詩·魏風·汾沮洳》:“彼 汾 一曲,言采其藚。” 朱熹 集傳:“謂水曲流處。” 唐 劉禹錫 《送李尚書鎮滑州》詩:“ 黃河 一曲當城下,緹騎千重照路傍。”

(2).猶一彎。 劉半農 《游香山紀事詩》:“一曲橫河水,風定波光靜。”

(3).猶一隅。曲,局部,片面。《荀子·解蔽》:“凡人之患,蔽於一曲而闇於大理。” 楊倞 註:“一曲,一端之曲説。” 漢 桓寬 《鹽鐵論·論鄒》:“將一曲而欲道九折,守一隅而欲知萬方,猶無準平而欲知高下,無規矩而欲知之圓也。” 宋 曾鞏 《襄州到任表》:“皇帝陛下奬引士倫,推崇世教,小藝片言之善,偏長一曲之材,皆欲養成,未嘗棄廢。” 清 戴震 《孟子字義疏證·原善上》:“人雖得乎全,其間則有明闇厚薄,亦往往限於一曲。”

(4).猶一縷。 唐 張泌 《題華嚴寺木塔》詩:“一曲晚煙浮 渭水 ,半橋斜日照 鹹陽 。”

一首樂曲。 三國 魏 嵇康 《與山巨源絕交書》:“濁酒一盃,彈琴一曲。” 元 馬致遠 《漢宮秋》第一折:“妾身在家頗通絲竹,彈得幾曲琵琶,當此夜深孤悶之時,我試理一曲消遣咱!” 沉祖棻 《高陽台·訪媚香樓遺址》詞:“青山幾點胭脂血,做千秋悽怨,一曲嬌嬈。” 艾青 《向太陽》詩:“我的靈魂,不論白日和黑夜,永遠的唱著一曲人類命運的悲歌。”

金杯

(1).指凹形銅鏡。《淮南子·天文訓》“故陽燧見日則燃為火” 漢 高誘 註:“陽燧,金也。取金杯無緣者,熟摩令熱,日中時,以當日下,以艾承之,則燃得火也。”《周禮·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於日” 清 孫詒讓 正義:“ 高氏 雲‘金杯無緣’,即窐鏡之形,非真用杯也。”

(2).泛指精美的杯子。 唐 盧照鄰 《秋霖賦》:“繡轂銀鞍,金杯玉盤,坐臥珠璧,左右羅紈。”

(3).指金質獎盃。如: 巴西 隊捧回了足球錦標賽的金杯。

掩映

彼此遮掩,互相襯托

雲霞掩映。——清· 薛福成《觀巴黎油畫記》

明暗之掩映。——蔡元培《圖畫》

依稀掩映。——清· 林覺民《與妻書》

燭銀

精光閃耀的銀子。《穆天子傳》卷一:“天子之珤,玉果、璿珠、燭銀、黃金之膏。” 郭璞 註:“銀有精光如燭。” 南朝 梁 劉孝威 《謝齎熊白啟》:“光踰厚璧,殆惑 朱公 之價;色麗燭銀,將堪 穆王 之寳。” 唐 楊炯 《和劉長史答十九兄》:“宮徵諧鳴石,光輝掩燭銀。” 元 陳樵 《月庭賦》:“ 雞林 失簾箔之珍, 玄圃 隱燭銀之燎。”

珠箔

即珠簾。《漢武故事》:“ 武帝 起神室,以白珠織為箔。” 唐 李白 《陌上贈美人》詩:“美人一笑褰珠箔,遙指紅樓是妾家。” 宋 劉秉 《七夕》詩:“珠箔風輕月似鉤,還將錦繡結高樓。” 明 夏完淳 《怨曉月賦》:“美人二八兮捲珠箔,明月三五兮流華閣。” 清 汪懋麟 《東風第一枝》詞:“喜六街高揭金幡,萬戶低垂珠箔。”參見“ 珠簾 ”。

紅樓

(1).紅色的樓。泛指華美的樓房。 唐 段成式 《酉陽雜俎續集·寺塔記上》:“ 長樂坊 安國寺 紅樓, 睿宗 在藩時舞榭。” 宋 史達祖 《雙雙燕》詞:“紅樓歸晚,看足柳昏花暝。” 清 洪昇 《長生殿·偷曲》:“人散曲終紅樓靜,半牆殘月搖花影。”

(2).富貴人家女子的住房。 唐 白居易 《秦中吟》:“紅樓富家女,金縷繡羅襦。” 宋 王庭珪 《點絳唇》詞:“花外紅樓,當時青鬢顏如玉。”

(3).猶青樓。妓女所居。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二:“當時紅樓中有某校書尤艷。” 清 周友良 《珠江梅柳記》卷二:“二卿有此才貌,誤落風塵,翠館紅樓,終非結局,竹籬茅舍,及早抽身。”

纖羅

(1).細薄透氣的絲織品。《史記·司馬相如列傳》:“於是 鄭 女曼姬,被阿錫,揄紵縞,襍纖羅,垂霧縠。” 漢 傅毅 《舞賦》:“珠翠的皪而炤燿兮,華袿飛髾而雜纖羅。” 南朝 梁 何遜 《和劉諮議守風》:“纖羅若不御,跂予中上澤。”

(2).細眼網。《後漢書·馬融傳》:“矰碆飛流,纖羅絡縸。”

十二

(1).十分之二。《史記·高祖本紀》:“地方二千里,持戟百萬,縣隔千里之外, 齊 得十二焉。” 裴駰 集解引 蘇林 曰:“十二,得十中之二。”

(2).特指稅率或利率十分之二。《周禮·地官·載師》:“凡任地……甸稍縣都,皆無過十二。” 賈公彥 疏:“皆無過十二者……皆無過十而稅二。”《漢書·貢禹傳》:“商賈求利,東西南北各用智巧,好衣美食,歲有十二之利,而不出租稅。” 顏師古 註:“若有萬錢為賈,則獲二千之利。”

(3).形容數量多或程度深。 南朝 齊 王融 《望成行》:“金城十二重,雲氣出表里。”參見“十二分。”

繽紛

繁多而雜亂

五彩繽紛

色彩繽紛

飄颻

(1).風吹貌。《文選·班彪<北征賦>》:“風猋發以飄颻兮,谷水漼以揚波。” 劉良 註:“飄颻,風馳皃。” 晉 傅玄 《雜詩》:“清風何飄颻,微月出西方。” 明 何景明 《落葉哀蟬曲》:“涼風飄颻兮吹玉階,秋葉颯兮鳴蟬哀。”

(2).飄蕩;飛揚。 漢 邊讓 《章華台賦》:“羅衣飄颻,組綺繽紛。” 唐 武元衡 《寓興呈崔員外諸公》詩:“三月楊花飛滿空,飄颻十里雪如風。”《紅樓夢》第二七回:“滿園裡綉帶飄颻,花枝招展。”

(3).形容動盪、起伏。 晉 陶潛 《閒情賦》:“思宵夢以從之,神飄颻而不安。” 唐 歐陽詹 《二公亭記》:“又釣人飄颻於左右,游禽出沒乎前後。”《明史·俞通海傳》:“有頃,六舟繞敵艦出,飄颻若游龍。”

(4).搖動;晃動。 唐 韓愈 《寄崔二十六立之》詩:“所餘十九齒,飄颻盡浮危。”《西遊記》第七七回:“﹝ 行者 ﹞即抽身跳在寶殿尋時,忽見光彩飄颻。”

(5).飛翔貌。 三國 魏 阮籍 《詠懷》之四十:“焉得凌霄翼,飄颻登雲湄。” 唐 元友直 《小苑春望宮池柳色》詩:“繼續游蜂聚,飄颻戲蝶輕。” 宋 歐陽修 范仲淹 等《鶴聯句》:“頡頏紫霄垠,飄颻滄浪潯。”

(6).形容舉止輕盈、灑脫。 唐 柳泌 《玉清行》:“照徹聖姿嚴,飄颻神步徐。” 明 梁辰魚 《好事近·寄懷》套曲:“花館貯多嬌,冠當筵風度飄颻,纖歌飛處,柳外乳鶯春曉。” 明 無名氏 《贈書記·掃塋遘俠》:“看他丰姿出羣,飄颻韻生,我琳瑯觸目今何幸。”

(7).流落;飄泊。《三國志·蜀志·關羽傳》“共至 夏口 ” 裴松之 注引 晉 王隱 《蜀記》:“ 羽 勸 備 殺公, 備 不從。及至 夏口 ,飄颻 江 渚, 羽 怒曰:‘往日獵中,若從 羽 言,可無今日之困。’” 南朝 宋 鮑照 《代櫂歌行》:“羈客離嬰時,飄颻無定所。” 明 陸采 《明珠記·煎茶》:“郎年少,自分離;孤身何處飄颻。”

(8).形容馳思高遠。 晉 葛洪 《抱朴子·辭義》:“夫文章之體,尤難詳賞……明飄颻之細巧,蔽於沉深之弘邃也。” 唐 韋應物 《橫吹曲辭·長安道》:“麗人綺閣情飄颻,頭上鴛釵雙翠翹。” 清 劉大櫆 《海門鮑君墓志銘》:“蓋君之天才鴻麗,山峙泉涌,放恣飄颻,極馳騖之能,不勞紀律部伍,而自中於法度。”

(9).遙遠貌。 南朝 梁 庾肩吾 《經陳思王墓詩》:“飄颻 河 朔遠,颭飇颶風鳴。” 唐 高適 《燕歌行》:“邊庭飄颻那可度,絶域蒼茫無所有。”

(10).指縹渺貌。 唐 韋應物 《燕李錄事》詩:“近臣零落今誰在,仙駕飄颻不可期。”

下塵

(1).謙詞。猶下風。《戰國策·楚策二》:“三十餘萬弊甲鈍兵,願承下塵。” 鮑彪 註:“凡人相趨則有塵,戰亦有塵。不敢與 齊 抗,故言下。”

(2).比喻隨從的地位。《好逑傳》第十三回:“晚生寒賤下士,實不識台鼎桃夭大義。但奉 過老先生 差委而來,不過聊充紅葉青鸞之下塵,原不足為重輕。” 王闓運 《為羅運使勛上曾總督書》:“竊聞古之論知遇者,不必蒙便蕃之惠,受顯擢之譽,然後誦鴻恩,稱私榮,以長託於下塵也。”

(3).謂凡庸,塵俗。《紅樓夢》第五回:“而且 寶釵 行為豁達,隨分從時,不比 黛玉 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故比 黛玉 大得下人之心。”

盈盈

(1) 形容清澈

春水盈盈

(2) 形容舉止、儀態美好

盈盈顧盼

(3) 形容快樂神情或美好情緒、氣氛等充分流露

喜氣盈盈

(4) 形容動作輕盈

盈盈起舞

(5) 十五歲

料他年紀多只在盈盈左右。——《鼓掌絕塵》

三五而盈。——《禮記·禮運》

灼灼

(1) 耀眼,光亮

若日出之灼灼。——《新書》

(2) 明白地

灼灼如此

粼粼

形容水流的清澈或石的明淨

粼粼碧波

粼粼然:清澈明淨的樣子

要妙

亦作“ 要眇 ”。1.精深微妙。《老子》:“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是謂要妙。”《三國志·吳志·劉惇傳》:“ 惇 於諸術皆善,尤明太乙,皆能推演其事,窮盡要妙,著書百餘篇。” 宋 司馬光 《河上督役》詩:“高論探要妙,佳句裁清新。”

(2).美好貌。《楚辭·九歌·湘君》:“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 王逸 註:“要眇,好貌。” 晉 成公綏 《嘯賦》:“音要妙而流響,聲激嚁而清厲。” 明 何景明 《與李空同論詩書》:“故絲竹之音要眇,木革之音殺直。”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細侯》:“仰視,一雛姬憑閣上,妖姿要妙,不覺注目發狂。”

那能

方言。怎么樣。

出處:

章炳麟 《新方言·釋詞》:“凡諸形狀皆謂之態,亦謂之能; 蘇州 問何如曰那能,那即若字,能即態字,猶通語言曾(俗作怎)么樣矣。”

例句:

殷夫 《監房的一夜》:“ 小王 說:‘老和尚後來那能了呢?’說著笑了。”

具陳

備陳;詳述。《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今日良宴會,歡樂難具陳。” 唐 杜甫 《奉贈韋左丞丈二十二韻》:“丈人試靜聽,賤子請具陳。” 清 紀昀 《閱微草堂筆記·如是我聞二》:“ 王 乃叩首流血,具陳其實,乞冥府見 曾 為解釋。”

夜色

夜晚的景色

夜色蒼茫

寒翠

指常綠樹木在寒天的翠色。 南朝 梁 范雲 《園橘》詩:“芳條結寒翠,圓實變霜朱。” 唐 張仲素 《宮中樂》詩之五:“奇樹留寒翠,神池結夕波。” 宋 林逋 《山村冬暮》詩:“雪竹低寒翠,風梅落晚香。”

香風

(1).帶有香氣的風。 南朝 梁簡文帝 《六根懺文》:“香風浄土之聲,寶樹鏗鏘之響,於一念中,怳然入悟。” 唐 楊師道 《賦終南山用風字韻應詔》:“登臨日將晚,蘭桂起香風。”《醒世恆言·錢秀才錯占鳳凰儔》:“ 錢青 貼里貼外,都換了時新華麗衣服,行動香風拂拂,比前更覺標緻。” 劉半農 《餓》詩:“同時擔子上的小火爐,煎著醬油,把香風一陣陣送來,叫他分外的餓。”

(2).比喻奢靡淫逸的風氣。如:南京路上好八連的戰士,衝破十里洋場的香風迷霧,保持了艱苦樸素的光榮傳統。

裊娜

(1)

(2) 形容草或枝條細長柔軟

柳絲裊娜

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3) 形容女子體態輕盈柔美

那女子形體裊娜,如隨風飄去

氤氳

煙氣、煙雲瀰漫的樣子;氣或光混合動盪的樣子

靈山多秀色,空水共氤氳。——唐· 張九齡《湖口望廬山瀑布泉》

雲煙氤氳

微月

猶眉月,新月。指農曆月初的月亮。 晉 傅玄 《雜詩》:“清風何飄颻,微月出西方。” 唐 杜甫 《水會渡》詩:“微月沒已久,崖傾路何難!” 王闓運 《七夕立秋作》詩:“虛庭一葉下,微月千里陰。”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五章:“是夕,微月已生西海,水波不興。”

娟娟

(1).姿態柔美貌。 唐 杜甫 《寄韓諫議注》詩:“美人娟娟隔秋水,濯足 洞 庭 望八荒。” 宋 蘇洵 《張益州畫像記》:“有女娟娟,閨闥閒閒。”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阿英》:“遇一二八女郎,姿致娟娟,顧之微笑,似將有言。” 冰心 《往事二》三:“仿佛萬一,只能說是似娟娟的靜女,雖是照人的明艷,卻不飛揚妖冶。”

(2).長曲貌。《文選·鮑照<翫月城西門廨中>》詩:“始出西南樓,纖纖如玉鉤。末映東北墀,娟娟似娥眉。” 李善 註:“《上林賦》曰,‘長眉連娟’。” 唐 沉佺期 《自昌樂郡溯流至白石嶺下行入郴州》詩:“娟娟潭裡虹,渺渺灘邊鶴。” 元 趙孟頫 《題耕織圖二十四首奉懿旨撰·織四月》詩:“四月夏氣清,蠶大已屬眠。高首何昂昂,娥眉復娟娟。”

(3).明媚貌。 宋 司馬光 《和楊卿中秋月》:“嘉賓勿輕去,桂影正娟娟。” 清 孫枝蔚 《邗上酬贈施尚白督學二十韻》:“凍月娟娟白,高雲兀兀垂。” 魯迅 《集外集拾遺·懷舊》:“月光娟娟,照見眾齒,歷落如排朽瓊。”

(4).飄動貌。 唐 杜甫 《小寒食舟中作》詩:“娟娟戲蝶過閒幔,片片輕鷗下急湍。”

(5).同“ 涓涓 ”。緩流;細流。 前蜀 韋莊 《夜景》詩:“欲把傷心問明月,素娥無語淚娟娟。” 清 吳偉業 《過席允來山居》詩:“石筍一林雲活活,藥欄千品雨娟娟。”

含意

(1).所懷的心意。《古詩十九首·今日良宴會》:“齊心同所願,含意俱未申。” 蘇曼殊 《斷鴻零雁記》第十九章:“ 靜子 聞余言,若喜若憂,垂額至余肩際,方含意欲申。”

(2).所包含的意義。 宋 曾鞏 《祭歐陽少師文》:“辭窮卷盡,含意未卒。” 杜鵬程 《在和平的日子裡》第二章:“捉摸無數公式的實用價值,推求許多原理的深奧含意。”

詩詞推薦

美人篇(六言)原文_美人篇(六言)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