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王羲之時晴帖冊》
全文:
老矣三年命捉刀,祥霙應節霈恩豪。
獲麟釐汭迎上日,七字因之重涉毫。
參考注釋
捉刀
《世說新語·容止》記載,曹操叫崔季珪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來使,自己持刀站立床頭。後因稱代人作文或頂替人做事為“捉刀”
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世說新語·容止》
祥霙
雪的別稱。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二:“頃臘月已來,上三次祈雪,仍未渥霈祥霙。”
應節
(1).應合節拍。《列子·湯問》:“巧夫,顉其頤,則歌合律;捧其手,則舞應節,千變萬化,惟意所適。” 晉 乾寶 《搜神記》卷一:“又指蝦蟆及諸行蟲燕雀之屬,使舞,應節如人。”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促織》:“每聞琴瑟之聲,則應節而舞。”
(2).適應節令。《後漢書·郎顗傳》:“王者崇寬大,順春令,則靁應節,不則發動於冬,當震反潛。” 三國 魏 曹丕 《讓禪令》:“風雨應節,禎祥觸類而見。”
霈恩
指對罪犯的恩赦。 宋 蘇軾 《繳進陳繹詞頭狀》:“貼黃。再詳 陳繹 元犯,若依法斷自盜除名,雖後來累該霈恩,登極大赦,其敘法止於散官,即與其他贓犯不同。”
乾隆名句,題王羲之時晴帖冊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