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題丁觀鵬仿仇英乞巧圖》
全文:
蟾光漢影流高梧,凜秋來哉胡為乎。
自昔愁人易感觸,遣懷聊展乞巧圖。
當前即景更無那,秋色秋聲紛四座。
脫胎粉本古有之,爰命濡毫為仿作。
經營卻喜青出藍,神珠象罔宛能探。
汝宗雲鵬工變相,家雞野鶩何妨兼。
東鄰西舍嫏嬛聚,誰家庭院深深處。
強為歡笑夜方涼,未畢衷情天欲曙。
安排金鑷更錦梭,翠盤紫褥摩㬋羅。
盤鴉墮鳥裝無定,一一翹瞻向絳河。
吁嘻圖寫神貌有若此,有道存焉豈徒技。
玉階幾點熠耀流,銀塘一夜芙蓉紫。
卻顧樓頭乞巧筵,刻牛畫鵲羞常年。
長歌題罷轉自哂,兒女子情何事牽。
參考注釋
自昔
往昔;從前。《詩·小雅·楚茨》:“自昔何為?我蓺黍稷。” 晉 陸機 《皇太子宴玄圃宣猷堂有令賦詩》:“自昔哲王,先天而順。” 唐 盧照鄰 《五悲·悲今日》:“自昔相逢,把臂談玄;橫雕龍於翠尾,飛縞鳳於瓊筵。” 宋 范成大 《臘月村田樂府·爆竹行》:“歲朝爆竹傳自昔, 吳 儂正用前五日,食殘豆粥掃罷塵,截筒五尺煨以薪。”
愁人
(1).令人發愁。《楚辭·九歌·大司命》:“結桂枝兮延佇,羌愈思兮愁人。愁人兮奈何,願若今兮無虧。”
(2).心懷憂愁的人。 晉 傅玄 《雜詩》:“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 宋 張先 《酒泉子》詞:“亭柳霜凋,一夜愁人窗下睡。” 清 納蘭性德 《滿江紅》詞之三:“甚天公不肯惜愁人,添憔悴。” 郭沫若 《反正前後》第一篇:“酒是只有增長愁人的憤懣。”
感觸
跟外界事物接觸而引起的思想感情
他在這方面深有感觸
遣懷
猶遣興。 宋 魏慶之 《詩人玉屑·香山·達道》:“ 白氏 集中,頗有遣懷之作,故遠道之人,率多愛之。” 元 元懷 《拊掌錄》:“公文采甚奇,但前次被公喫了酒,後極索寞,今次不敢相留,留此酒以自遣懷。” 清 惲敬 《<堅白石齋詩集>序》:“是故愁苦可以遣懷,歡娛亦可以致感,知此者,可以讀堅白石齋之詩矣。” 清 毛秀惠 《乙卯秋外赴金陵省試不售詩以慰之》:“重陽風雨滯幽齋,失意人難作遣懷。”
乞巧
舊時風俗,農曆七月七日夜(或七月六日夜)婦女在庭院向織女星乞求智巧,稱為“乞巧”。 南朝 梁 宗懍 《荊楚歲時記》:“七月七日為牽牛織女聚會之夜。是夕,人家婦女結綵縷,穿七孔鍼,或以金銀鍮石為鍼,陳瓜果於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網於瓜上則以為符應。” 唐 林傑 《乞巧》詩:“家家乞巧望秋月,穿盡紅絲幾萬條。”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二折:“秋乞巧穿針會玉仙,冬賞雪觀梅到玳筵。” 歐陽山 《三家巷》三:“這七月七日是女兒的節日,所有的女孩子家都要獨出心裁,做出一些奇妙精緻的巧活兒,在七月初六晚上拿出來乞巧。”
乾隆名句,題丁觀鵬仿仇英乞巧圖名句
名句推薦
荒村日落猿啼處,過客聞之亦愴神
何節婦賀氏《齧指血題詩》何物笙簫來澗底,無端雞犬下雲邊
周如綸《黃石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