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雨六韻(七月十四日)》
全文:
方欣五日快晴天,即此一欣復致愆。
其晚遂陰作雨細,兩朝幸霽半宵綿。
達辰為勢苦悠矣,逮已將休望渴然。
禾矮黍高待晅急,安徽湖廣盼霖傳。
以茲移彼均稱濟,旱解潦除胥得全。
調燮無方祇增愧,惟應七字托吟篇。
參考注釋
調燮
(1).猶言調和陰陽。古謂宰相能調和陰陽,治理國事,故以稱宰相。 唐 顏舒 《刻漏賦》:“罷衣裳之顛倒,配皇極而調燮。” 宋 沉遼 《德相送荊公三詩用元韻戲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調燮。” 清 蔣士銓 《桂林霜·議恤》:“世掌絲綸,官居鼎鉉,中書慚任調燮。”
(2).調養;調理。 金 朱之才 《臥病有感二十韻》:“齒髮久已疏,又復失調燮。” 宋 陸游 《冬夜作短歌》:“衣裘視寒暖,日夜自調燮。” 清 朱之瑜 《與板矩書》之一:“臺兄英年暢遂,精研調燮之理,何為亦有此恙?”
方祇
(1).指大地。《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圓精初鑠,方祇始凝。” 呂延濟 註:“圓精,謂天也;方祇,謂地也。”《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忽歸清漢,言復方祇。”
(2).指地神。《宋書·符瑞志下》:“圓神降祥,方祇薦裕,休珍雜沓,景瑞畢臻。”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乾隆名句,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