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六韻(七月十四日)

作者:乾隆 朝代:清代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

方欣五日快晴天,即此一欣復致愆。

其晚遂陰作雨細,兩朝幸霽半宵綿。

達辰為勢苦悠矣,逮已將休望渴然。

禾矮黍高待晅急,安徽湖廣盼霖傳。

以茲移彼均稱濟,旱解潦除胥得全。

調燮無方祇增愧,惟應七字托吟篇。

詩詞問答

問: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雨六韻(七月十四日)是什麼體裁?答:七排

注釋

1. 七言排律 押先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

2. 七月十四日

參考注釋

五日

(1).指農曆五月初五,端午節。 唐 馮贄 《雲仙雜記·靈運須》:“ 中宗 時, 安樂公主 五日鬥百草。” 宋 姜夔 《訴衷情·端午宿合路》詞:“石榴一樹浸溪紅,零落小橋東。五日淒涼心事,山雨打船篷。”

(2).謂任職不會長久。即將去職。 宋 王禹偁 《公退言懷》詩:“兩衙決事官差我,五日延英詔問誰?”參見“ 五日京兆 ”。

晴天

天空中沒有雲或雲很少

即此

就此;只此。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庶幾遺悔尤,即此是幽屏。” 清 李漁 《奈何天·師捷》:“好一個山名。鳳為百鳥之王,又是祥瑞之物,即此就是佳祥了。”

兩朝

(1).指前後兩個君主統治的兩代王朝。《南齊書·王儉傳》:“臣逢其時,而叨其位,常總端右,亟管銓衡。事涉兩朝,歲綿一紀。” 唐 杜甫 《蜀相》詩:“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舊唐書·韓弘傳》:“及 齊 、 蔡 賊平,勢屈入覲,兩朝寵待加等, 弘 竟以名位始終,人臣之幸也。”

(2).指兩個國家。《宋史·宇文昌齡傳》:“送 遼 使至 雄州 ,當宴,從者不待揖而坐, 昌齡 誚其使曰:‘兩朝聘好百年矣,入境置宴,非但今日,揖而後坐,此禮渠可闕邪?’”

半宵

(1).半夜,深夜。 唐 竇群 《晨游昌師院》詩:“生期半宵夢,憂緒仍非一。”

(2).一夜的一半。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是多早晚哪!許有半宵多哪,早哩!”

湖廣

指湖北與湖南。原為明朝省名(元代的湖廣還包括了兩廣,明代則不包括,但仍用舊名)

得全

(1).獲得保全。《莊子·達生》:“彼得全於酒而猶若是,而況得全於天乎?”《漢書·刑法志》:“如此,則刑可畏而禁易避,吏不專殺,法無二門,輕重當罪,民命得全。”《新唐書·裴度傳》:“ 度 得全,天也。” 清 昭槤 《嘯亭雜錄·平定回部本末》:“計自去年十月至今,孤軍在萬里外陷重圍者三月,卒得全。”

(2).謂人臣事君之禮無所失。《史記·田敬仲完世家》:“得全全昌,失全全亡。” 司馬貞 索隱:“得全,謂人臣事君之禮全具無失,故云得全也。” 漢 枚乘 《上書諫吳王》:“臣聞得全者昌,失全者亡。”

(3).指完全具備。 清 張芳 《黛史》:“聲有逞焉,容有佚焉,巧美之得全者或寡矣。”

調燮

(1).猶言調和陰陽。古謂宰相能調和陰陽,治理國事,故以稱宰相。 唐 顏舒 《刻漏賦》:“罷衣裳之顛倒,配皇極而調燮。” 宋 沉遼 《德相送荊公三詩用元韻戲為之》:“我昔造公室,公方任調燮。” 清 蔣士銓 《桂林霜·議恤》:“世掌絲綸,官居鼎鉉,中書慚任調燮。”

(2).調養;調理。 金 朱之才 《臥病有感二十韻》:“齒髮久已疏,又復失調燮。” 宋 陸游 《冬夜作短歌》:“衣裘視寒暖,日夜自調燮。” 清 朱之瑜 《與板矩書》之一:“臺兄英年暢遂,精研調燮之理,何為亦有此恙?”

方祇

(1).指大地。《文選·顏延之<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圓精初鑠,方祇始凝。” 呂延濟 註:“圓精,謂天也;方祇,謂地也。”《舊唐書·后妃傳下·代宗貞懿皇后獨孤氏》:“忽歸清漢,言復方祇。”

(2).指地神。《宋書·符瑞志下》:“圓神降祥,方祇薦裕,休珍雜沓,景瑞畢臻。”

七字

指七言詩。 唐 元稹 《見人詠韓舍人新律詩因有戲贈》詩:“七字排 居敬 ,千詞敵 樂天 。” 唐 陸龜蒙 《和襲美病後春思韻》:“七字篇章看月得,百勞言語傍花開。” 清 吳騫 《扶風傳信錄》引 清 許可覲 《敘事解疑》:“ 仇長文 闈戰後,忽憶 青青柳 ‘有信欲傳’之句,題七字於扇頭,以贈 許丹忱 云:‘誰將十萬快腰纏,漫道 揚州 好著鞭,不謂秋來多客思,夢魂已到玉臺前。’”

詩詞推薦

  • 題張氏園亭二首·其二

    劉跂宋代〕岸薺隨漁屨,林桃映舞衫。定非銅雀榭,似是雨花岩。僮有家千指,書多日百函。斯人太高語,吾意秖塵凡。
  • 佛光法師贊

    釋普度宋代〕蕩蕩慈風彌宇宙,滔滔辯瀉四河清。毗盧海印全身佩,香擁優曇滿帝城。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山居詩

    釋延壽宋代〕萬明從來一徑通,但緣分別便西東。遺簪只為情難盡,泣路方知意未窮。偃仰不拋青嶂裹,往來多在白雲中。平生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仲至學士使北

    孔武仲宋代〕聖策招懷萬里戎,累年南向不彎弓。休論邊使千金費,絕勝爭城百戰功。古驛玻璃晨暖酒,隆山狐貉暮排風。歸途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水調歌頭(奉餞冠之之行)

    趙善括宋代〕佳客志淮海,賤子設樽罍。楚江昨夜清漲,短棹已安排。休問南樓風月,且念陽台雲雨,幾日卻重來。銀燭正凝淚
  • 滿庭芳 復用前韻

    馬鈺元代〕弔孝之人,送終之輩,當思兔死孤悲。青春漸老,休要戀花枝。好把精神收拾,超彼岸、出水騰泥。皈正覺,自心
  • 挽復庵第一律

    李楨明代〕髫齔相依已二毛,當年荼苦嘆同遭。一從有闕廑匕補,幾為無聊眷眷勞。浩興只遺山水僻,閒情空憶嘯歌豪。分飛
  • 誡曾玉璟

    洪秀全清代〕迷途既返速加鞭,振起雄心趕向前。盡把凡情丟卻去,方能直上九重天。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矴齋獨坐懷兄弟

    張舜民宋代〕並橋冰乍泮,隔岸柳初黃。河上春猶淺,天涯日漸長。平時好行樂,往事入思量。最恨三年別,應添兩鬢霜。
  • 分冬

    張耒宋代〕莫驚人事浮雲變,且作吾儕飽飯行。白首分冬聊自勸,江城今夜一陽生。
  • 山居雜詩九十首

    曹勛宋代〕吾年將八十,歷踐何足數。義不惜骸骨,愧無罔君父。掛冠復掛冠,求去再求去。至原誠遂心,燕笑樂畎畝。
  • 送林連山明府

    李之標明代〕百里專城接大荒,何來借寇重循良。西京應識於公傳,南國新聞荀令香。去日壺漿迎竹馬,行春麥穗滿岐陽。遙知
  • 下第題長安客舍

    錢起唐代〕不遂青雲望,愁看黃鳥飛。梨花度寒食,客子未春衣。世事隨時變,交情與我違。空餘主人柳,相見卻依依。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趙介之赴舂陵十首

    彭龜年宋代〕嫣然亭上雨,鑒止池邊月。人隔九疑山,何以慰愁絕。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浣溪沙·著酒行行滿袂風

    姜夔宋代〕沙露,衰草入雲。丙午之秋,予與安甥或蕩舟采菱,或舉火罝兔,或觀魚簺下,山行野吟,自適其適,憑虛悵望,
  • 峽路阻風

    張詠宋代〕嵩雲草草失前期,佐主無才鬢有絲。牢落江灘阻風夜,峽猿怕里坐多時。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仙佛之孝十首目連

    林同宋代〕能將身入地,拔取母生天。歲歲盂蘭會,今猶說目連。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送聶之美任雞澤令

    司馬光宋代〕趙魏高氣俠,到今風俗然。椎埋吏難禁,擊斷世稱賢。明府宜更瑟,罷民庶息戶。無如蠶絲者,急斂縱敲鞭。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
  • 觀江潮作歌

    乾隆清代〕樓名望潮江岸傍,既到弗登有底忙。登矣不俟潮一望,殺風景事誠何當。哉生魄為潮盛候,因緣恰值聊相徉。是日
  • 南柯子

    王哲元代〕白鷺江心立,烏龜水底鑽。紅雞悲翠竹間攢。四件將來,鍋內練成丹。五味調和美,重樓信任餐。充盈六腑得寧康
雨六韻(七月十四日)原文_雨六韻(七月十四日)的賞析_古詩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