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歲悲行役,高堂有老親

吳希賢表伯王靜甫南還

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吳希賢的《表伯王靜甫南還》

全文:
中歲悲行役,高堂有老親
亂山迷遠望,歸路出通津。
樹暗江城雨,花明驛舍春。
故園萱草色,應待遠遊人。

吳希賢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中歲

(1).農業收成一般的年景。《周禮·地官·均人》“中年則公旬用二日焉” 漢 鄭玄 註:“人食三鬴為中歲。”《宋史·食貨志上四》:“ 熙河 四州田無慮萬五千頃,十分取一以為公田,大約中歲畝一石,則公田所得十五萬石。”

(2).中年。 南朝 齊 謝朓 《賦貧民田》詩:“中歲歷三臺,旬月典邦政。” 唐 王維 《終南別業》詩:“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明 吳承恩 《齋居》詩之一:“中歲志丘壑,茅齋寄城郭。” 清 唐孫華 《張母陳太孺人貞節詩》:“娥月悲掩曜,中歲忽雲徂。”

行役

(1).舊指因服兵役、勞役或公務而出外跋涉。《詩·魏風·陟岵》:“嗟!予子行役,夙夜無已。”《周禮·地官·州長》:“若國作民而師田行役之事,則帥而致之。” 賈公彥 疏:“行謂巡狩,役謂役作。” 漢 桓寬 《鹽鐵論·備胡》:“行役戍備,自古有之,非獨今也。” 唐 戴叔倫 《將巡郴永途中作》詩:“行役留三 楚 ,思歸又一春。” 清 黃宗羲 《明夷待訪錄·兵制一》:“夫五十口而出一人,而又四年方一行役,以一人計之,二十歲而入伍,五十歲而出伍,始終三十年,止歷七踐更耳。”

(2).泛稱行旅,出行。 南朝 梁 柳惲 《搗衣詩》:“行役滯風波,遊人淹不歸。” 唐 李白 《估客行》:“海客乘天風,將船遠行役,譬如雲中鳥,一去無蹤跡。” 宋 周煇 《清波雜誌》卷三:“天下名山福地,類因行役窮日力,且為姑俟回程來觀之語所誤,竟失一往,貽終身之恨者多矣。” 清 戴名世 《憂庵記》:“余好游,時時行役四方,水行乘舟,舟中即憂庵也。” 郁達夫 《星洲既陷厄蘇島困孤舟中賦此見志》詩:“傷亂倦行役,西來又一關。”

高堂

(1) 高大的廳堂

開戶內光,坐高堂之上。——《論衡·別通》

觀其坐高堂。——明· 劉基《賣柑者言》

(2) 指父母

委別高堂愛,窺覦明主恩。——唐· 陳子昂《宿空舲峽青樹村浦》

搶劍辭高堂。——李白《送秀才從軍》

老親

(1) 結為親戚時間較長

都是老親舊鄰的,還用什麼客套

(2) 年老的雙親

吳希賢名句,表伯王靜甫南還名句

詩詞推薦

中歲悲行役,高堂有老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