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玉荊山人崔君草堂》
全文:
玉荊山蒼勢蜿蜒,玉荊澗碧涵漪漣。
山人結廬占幽絕,如使世俗來無緣。
窗前松竹交夏蔭,砌下紅紫爭春妍。
清腸終日飽葵藿,耳目久厭論腥膻。
山空月晝猿鳥寂,象床拂拭翻朱弦。
泠然細韻發幽指,妙意自得人誰傳。
烏巾席帽事高格,蹇驢獨跨何翩翩。
行當近林就卜築,與子來往聊窮年。
參考注釋
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源於此。山有 抱玉岩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書·禹貢》:“導 嶓冢 ,至於 荊山 。”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蓋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於此。《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至於 荊山 。” 孔穎達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後漢書·郡國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此。亦名 覆釜山 。《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郡國志》曰:‘ 平阿縣 有 當塗山 , 淮 出於 荊山 之左, 當塗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註:“ 荊山 在 濠州 鍾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築堰之地,今 懷遠軍 正治 荊山 。”
蜿蜒
(1) 蛇類曲折爬行的樣子
橫過天花板蜿蜒著一條長的裂縫
(2) 曲折延伸
山路蜿蜒向下
漪漣
微波
釋道潛名句,玉荊山人崔君草堂名句
名句推薦
詩詞推薦
![玉荊山蒼勢蜿蜒,玉荊澗碧涵漪漣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