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寄青浦丞李青立》
全文:
麟趾異凡蹄,鳳毛異凡羽。
君為南陽孫,豁達類其祖。
請從復辟論,即事感今古。
神龍奮幽蟄,天星落如雨。
倉皇奪門功,造次成肺腑。
輿儓珥貂蟬,政柄歸奄豎。
陳請濫恩澤,帶刀依負斧。
晉文定王室,請隧不見許。
吁嗟彼何人,憑藉亂狐鼠。
爰立當危疑,蹤跡等羈旅。
當時武功伯,唇齒終齟齬。
公實仗忠信,臲卼成心膂。
嗚呼三楊後,伯仲見伊呂。
天地郁風雲,將相如龍虎。
愛君清門後,克秉高曾矩。
低眉百寮底,手版趨公府。
青袍映春草,遠向春申浦。
婦有林下風,樂事笑眉嫵。
詩寄雁南飛,因風墮洲渚。
參考注釋
公實
(1).公正而樸實。《漢書·薛宣傳》:“臣恐陛下忽於《羔羊》之詩,舍公實之臣,任華虛之譽。”
(2).公開的事實。 漢 王符 《潛夫論·務本》:“此三者,外雖有勤力富家之私名,然內有損民貧國之公實。”
忠信
忠誠信實。《易·乾》:“君子進德脩業,忠信所以進德也。”《史記·秦始皇本紀》:“此四君者,皆明知而忠信,寬厚而愛人,尊賢重士,約從離衡。” 宋 歐陽修 《朋黨論》:“君子則不然,所守者道義,所行者忠信,所惜者名節。”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他是以寬厚出名的,講究忠信。”
臲卼
動搖不安貌。《易·困》:“困於葛藟,於臲卼。” 唐 盧注 《酒鬍子》詩:“盤中臲卼不自定,四座清賓注意看。”《朱子語類》卷十四:“安,只是無臲卼之意。”《明史·廣西土司二》:“地方臲卼,如破壞之舟,漂泊風浪,覆溺在目,不待智者而知之矣。” 清 黃景仁 《遇雨止雲谷寺》詩:“不禱得神庇,我心滋臲卼。”
心膂
(1).心與脊骨。 晉 陸機 《五等論》:“四體辭難,而心膂獲乂。” 宋 文天祥 《出真州》詩序:“予心自念,豈予死於是乎?為之踟躕,心膂如割。” 明 皇甫濂 《悼子乘》詩:“奚但腸九迴,心膂成頽崩。”
(2).喻主要的輔佐人員。亦以喻親信得力之人。《書·君牙》:“今命爾予翼,作股肱心膂。”《三國志·吳志·周瑜傳》:“入作心膂,出為爪牙。” 唐 司空圖 《太尉琅琊王公中生祠碑》:“心膂連營,蓄雷霆於北落;股肱重鎮,寄柱石於東門。” 明 夏完淳 《三國論》:“原夫 豐 配 去而 青 冀 衰, 葛 陸 盡而 吳 蜀 斃。興替之兆,實由心膂。”
(3).喻重要的部門或職任。 晉 庾亮 《讓中書監表》:“今以臣之才,兼如此之嫌,而使內處心膂,外總兵權,以此求治,未之聞也。” 元 白樸 《梧桐雨》楔子:“幼讀儒書,兼通韜略,為藩鎮之名臣,受心膂之重寄。”中國近代史資料叢刊《辛亥革命·武昌起義清方檔案》:“臣愚以為朝廷於 袁世凱 等既寄以心膂,似宜盡去其牽掣。”
(4).心思與精力。 晉 張華 《勞還師歌》:“將士齊心膂,感義忘其私。”《舊唐書·太宗紀下》:“所以 屈突 、 尉遲 ,由仇敵而願傾心膂。” 宋 范仲淹 《謝傳宣表》:“如朝廷未議解兵,臣願奔走塞下,再竭心膂,少贖過尤。”
(5).猶心懷。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六:“不過豪俠使氣,狂醉於花月之間耳,社稷蒼生,曾不繫其心膂。”
王士禎名句,寄青浦丞李青立名句
名句推薦
易水北風寒,荊卿去不還
邵錫《秋風台》我見三嘆息,渭清涇自濁
周孚《贈 * 裕宋安民以學詩如學仙為韻五首·其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