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十六應真歌題唐人畫》
全文:
湯湯渤澥雲天寥,古先生此為游遨。
龍伯海若夷兒曹,執圭鞠𦜕紛趍朝。
天吳前導懸旌飄,持杖荷拂遑辭勞。
入水不溺趺坐牢,髡帣蟹族承裾絛。
連行據背騎文鰩,俯視直徹萬丈濤。
有魚小首不目逃,卓立背者笠棕毛。
渡杯偶後曲錄腰,笑謂前我詎我驕。
之而頰𩑔騰長蛟,指揮如意無鞭敲。
和南磬折心枯焦,袈裟風拂披七條。
一□昂首悲且翹,何不可度以手招。
倚柏一晌聊逍遙,翻卻公案誰訾謷。
眉毛拖地光白毫,青童後隨牟彭喬。
伯呼仲諾比漆膠,神龜在手非卜繇。
傴僂杖錫蒼崖坳,持果相饋來猿猱。
肩隨蹀步意陶陶,吾宗機示成神交。
大胸出目𧴁兮獒,徐行驅走如羊羔。
念珠百八三藏包,忘言縱目窮青霄。
繪事妙詣真神超,楞伽貫休名未標。
飛白得之子云蕭,以書通畫妙義苞。
金剛四句偈不殽,彌勒樓閣珠林高。
參考注釋
龍伯
(1).指 龍伯國 的巨人。 唐 張說 《入海》詩之二:“ 龍伯 如人類,一釣兩鼇連。”《三國演義》第四六回:“至若 龍伯 、 海若 、 江妃 、 水母 ,長鯨千丈,天蜈九首,鬼怪異類,鹹集而有。”
(2).喻指漁者。 唐 李白 《大獵賦》:“龍伯釣其靈鼇, 任公 獲其巨魚。” 清 趙翼 《晚泊》詩:“遠火晚廻龍伯駕,荒蘆寒打雁奴更。”參見“ 龍伯國 ”。
海若
傳說中的海神。《楚辭·遠遊》:“使 湘靈 鼓瑟兮,令 海若 舞 馮夷 。” 王逸 註:“ 海若 ,海神名也。” 洪興祖 補註:“ 海若 , 莊子 所稱 北海若 也。” 南朝 宋 鮑照 《望水》詩:“ 河伯 自矜大, 海若 沉渺莽。” 宋 王安石 《謝知江寧府第二表》:“秋水方至,因知 海若 之難窮。” 章炳麟 《訄書·原教下》:“ 海若 者,右倪之龜也,以為瀛之神。”
兒曹
泛指晚輩的孩子們
執圭
亦作“ 執珪 ”。1.以手持圭。《論語·鄉黨》:“執圭,鞠躬如也,如不勝。”《戰國策·韓策三》:“ 申不害 與 昭釐侯 執珪而見 梁 君。”古代大夫始得執圭,因以指稱仕宦。 清 陳夢雷 《李葆甫傳》:“至夫棲遲泉石,樂其天真,較世之執圭膺組而俯仰趦趄者,世必有能辨之,又奚俟予言。”
(2). 先秦 楚國 爵位名。圭以區分爵位等級,使執圭而朝,故名。《呂氏春秋·知分》:“ 荊王 聞之,仕之執圭。”《戰國策·楚策一》:“ 楚 嘗與 秦 構難,戰於 漢中 , 楚 人不勝,通侯、執珪死者七十餘人,遂亡 漢中 。”
(3).泛指封爵。 清 包世臣 《藝舟雙楫·與吳熙載書》:“執珪之賞,是足下材力自致,非聚族而謀者,所敢與其巧也。”
乾隆名句,十六應真歌題唐人畫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