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山過水仍如前,酌劑相機豈惜費

乾隆荊山橋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荊山橋》

全文:
丁丑過荊橋,河過沙淤去路細。
壬午過荊橋,幸因無事麥浪翠。
乙酉過荊橋,督責去沙沙近積。
占河十六同不疏,仍以穫麥陳大吏。
前年微湖漲水多,長橋疏泄猶未利。
乃及潘張兩引河,歸黃聊救燃眉計。
即今河復此無藉,更恐泄多謀堵閉。
荊山過水仍如前,酌劑相機豈惜費
終乏一勞永逸策,蒿目平成祗心愧。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荊山

(1).山名。在今 湖北省 南漳縣 西部。 漳水 發源於此。山有 抱玉岩 ,傳為 楚 人 卞和 得璞處。《書·禹貢》:“導 嶓冢 ,至於 荊山 。” 孔 傳:“ 荊山 在 荊州 。”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禹貢》:‘ 荊 及 衡陽 惟 荊州 。’蓋即 荊山 之稱,而制州名矣。故 楚 也。”

(2).山名。在今 陝西省 富平縣 西南。相傳 禹 鑄鼎於此。《書·禹貢》:“導 岍 及 岐 ,至於 荊山 。” 孔穎達 疏:“《地理志》云:《禹貢》北條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縣 南。”《後漢書·郡國志一·馮翊》 劉昭 注引 晉 皇甫謐 《帝王世紀》:“ 禹 鑄鼎於 荊山 ,在 馮翊 懷德 之南,今其下﹝有﹞ 荊渠 也。”

(3).山名。在今 河南省 靈寶縣 閿鄉 南。相傳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此。亦名 覆釜山 。《史記·封禪書》:“ 黃帝 采 首山 銅,鑄鼎於 荊山 下。”

(4).山名。在今 安徽省 懷遠縣 西南。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淮水》:“《郡國志》曰:‘ 平阿縣 有 當塗山 , 淮 出於 荊山 之左, 當塗 之右,奔流二山之間,西揚濤北注之。’”《資治通鑑·後周世宗顯德四年》:“帝馳至 荊山洪 ,距 趙步 二百餘里。” 胡三省 註:“ 荊山 在 濠州 鍾離縣 西八十三里,即 梁武帝 築堰之地,今 懷遠軍 正治 荊山 。”

過水

(1).越過江河。 唐 杜甫 《即事》詩:“黃鶯過水翻迴去,燕子銜泥濕不妨。” 宋 翁卷 《初晴道中》詩:“依山知有寺,過水恨無船。”

(2).褻語。指男女交合。 明 馮夢龍 《萬事足·巧計進妾》:“只聽得語低低,聲細細,帳兒搖,牀兒響,一會顛狂,借車過水,美不可量。”

(3).讓水通過。 何士光 《種包穀的老人》:“太陽西斜,離落山還有好長一陣,還能從坡下那一塊過水丘里,舀起來好幾挑水。”

酌劑

猶言酌盈劑虛。 況周頤 《蕙風詞話》卷一:“詞之為道,智者之事。酌劑乎陰陽,陶寫乎性情。”參見“ 酌盈劑虛 ”。

相機

看情況,抓時機

相機而動

乾隆名句,荊山橋名句

詩詞推薦

荊山過水仍如前,酌劑相機豈惜費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