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余繼登的《送張伯任都諫閱視》
全文:
開城古雍州,漢家朝那地。
迢迢控番夷,可斷匈奴臂。
一從和議成,關門久不閉。
無復念軍興,祗聞增歲幣。
壯士臥干戈,邊城罷烽燧。
豈不息戰爭,難免銷精銳。
藩籬不復施,邊人日窺伺。
去年戎馬來,縱橫太淩厲。
酸風捲寒雲,三軍同日斃。
所過無雞豚,哀哉肆吞噬。
天子頻西顧,疆吏盡更置。
君從掖垣中,叩閽數言事。
刺刺悉邊情,一一當上意。
藉爾青瑣賢,出作行邊使。
行視昔戰場,白骨尚委棄。
四野無人煙,那能不隕涕。
誓將廓兵氛,何以壯軍勢。
君其賈餘勇,時方待高議。
好上金城略,永垂秦川利。
丼學汲公戇,寧顧漢庭忌。
國論寄通塞,仕途隨險易。
得君借前籌,膚公奏今歲。
參考注釋
無復
(1).不再,不會再次。《呂氏春秋·義賞》:“詐偽之道,雖今偷可,後將無復。” 陳奇猷 校釋:“此文意謂詐偽之道,雖今可以苟且得利,後將不可復得利也。”《晉書·王導傳》:“ 桓彝 見朝廷微弱……憂懼不樂。往見 導 ,極談世事,還,謂 顗 曰:‘向見 管夷吾 無復憂矣。’” 唐 韓愈 《落葉送陳羽》詩:“落葉不更息,斷蓬無復歸。” 清 李漁 《閒情偶寄·詞曲下·格局》:“ 聖嘆 之評《西廂》,可謂晰毛辨髮,窮幽極微,無復有遺議於其間矣。”
(2).指不再有,沒有。 晉 葛洪 《抱朴子·對俗》:“不死之事已定,無復奄忽之慮。” 南朝 梁元帝 《金樓子·雜記上》:“少來蒐集書史,頗得諸遺書,無復首尾,或失名,凡百餘卷。” 瞿秋白 《赤潮曲》:“解放我殖民世界之勞工,無論黑、白、黃,無復奴隸種。”
(3).沒有履行。 漢 劉向 《說苑·雜言》:“ 仲尼 曰:‘不強不遠,不勞無功,不忠無親,不信無復,不恭無禮,慎此五者,可以長久矣。’”
(4).不能恢復。 漢 董仲舒 《春秋繁露·必仁且知》:“其規非者,其所為不得其事,其事不當,其行不遂,其名辱,害及其身,絶世無復,殘類滅宗亡國是也。”
軍興
(1).謂徵集財物以供軍用。《周禮·地官·旅師》“平頒其興積” 漢 鄭玄 註:“縣官徵聚物曰興,今雲軍興是也。”
(2).指戰時的法令制度。《漢書·雋不疑傳》:“﹝ 暴勝之 ﹞以軍興誅不從命者,威振州郡。” 顏師古 註:“有所追捕及行誅罰,皆依興軍之制。”《後漢書·章帝紀》:“有不到者,皆以乏軍興論。” 李賢 註:“軍興而致闕乏,當死刑也。”
(3).軍事行動的開始。《商君書·墾令》:“而命其商人自給甲兵,使視軍興。” 唐 韓愈 《感春》詩之一:“選壯軍興不為用,坐狂朝論無由陪。”《清史稿·禮志六》:“是時軍興,死事揚烈者踵起。”
歲幣
(1).舊指朝廷每年向外族輸納的錢物。 宋 蘇軾 《富鄭公神道碑》:“上命御史中丞 賈昌 朝館伴,不許割地而許增歲幣。” 清 黃遵憲 《馮將軍歌》:“何物島夷橫割地,更索黃金要歲幣。”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五章第一節:“ 唐 對 回紇 的援助如此重視,報酬如此優厚, 回紇 如果再攻掠 唐 邊境,就會喪失歲幣。”
(2).指地方每年向國家繳納的錢物。《明史·武宗紀》:“夏五月丙申,減 蘇 、 杭 織造歲幣。”
余繼登名句,送張伯任都諫閱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