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廣直邕分十郡,綿龔引象列三江
蕭刓 《潯州》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蕭刓的《潯州》
全文:
自廣直邕分十郡,綿龔引象列三江。
水歸東海流無盡,山拱西祠勢若降。
參考注釋
自廣
(1).猶自寬。自我安慰。《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賈生 既以適居 長沙 , 長沙 卑濕,自以為壽不得長,傷悼之,乃為賦以自廣。”《北齊書·文苑傳·樊遜》:“ 遜 常服 東方朔 之言,避世 金馬 ,何必深山蒿廬之下,遂借陸沉公子為主人,擬《客難》,製《客誨》以自廣。” 宋 沉括 《夢溪筆談·神奇》:“﹝ 鄭夷甫 ﹞憂傷感嘆,殆不可堪。人有勸其讀《老》《莊》以自廣。”
(2).擴大自己的地盤、聲望、識見等。《史記·張耳陳餘列傳》:“願王毋西兵,北徇 燕 代 ,南收 河內 以自廣。” 唐 元稹 《永福寺石壁法華經記》:“其一碑,僧之徒思得聲名人文其事以自廣。” 宋 蘇轍 《上樞密韓太尉書》:“所見不過數百里之間,無高山大野可登覽以自廣。”
(3).自以為識見廣博;自大。《書·鹹有一德》:“無自廣以狹人,匹夫匹婦不獲自盡,民主罔與成厥功。” 唐 白居易 《箴言》序:“名既立而自廣自滿,尚念九仞虧於一簣。”
(4).自己胸懷寬廣。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近有詞流與人一字之益,每對眾言之,其不自廣也如此。”
三江
(1).古代各地眾多水道的總稱。《書·禹貢》:“三江既入, 震澤 底定。”《周禮·夏官·職方氏》:“其川三江。” 漢 以後有多種解釋。《國語·越語上》 韋昭 注以 吳江 、 錢塘江 、 浦陽江 為三江。《水經注·沔水》引 郭璞 說以 岷江 、 松江 、 浙江 為三江。《書·禹貢》 陸德明 釋文引《吳地記》以 松江 、 婁江 、 東江 為三江。《漢書·地理志上》 顏師古 注以 北江 、 中江 、 南江 為三江。 南朝 宋 謝靈運 《入彭蠡湖口》詩:“三江事多往,九派理空存。” 唐 杜甫 《有懷台州鄭十八司戶》詩:“ 天台 隔三江,風浪無晨暮。” 元 方回 《聽航船歌》詩之六:“南到 杭州 北 楚州 ,三江八堰水通流。” 清 龔自珍 《胡戶部集同人祀漢鄭司農作祀議一篇質戶部戶部屬檃括其指為韻語以諧之》:“《尚書》有今文,隻義餽貧送,四辨餽《堯典》,三江餽《禹貢》。”
(2). 蜀 有三江,即 岷江 、 涪江 、 沱江 。 明 楊慎 《嘉州劉介川進士母壽詩》:“三江化作長春酒,戱綵恆斟 愛日亭 。” 清 李慈銘 《越縵堂讀書記·升庵集》:“ 蜀 之三江:外水 岷江 ,中水 涪江 ,內水 沱江 也。”
(3).指 廣東 境內的 西江 、 北江 、 東江 。 清 黃遵憲 《羊城感賦》之二:“手挽三江盡北流,寇氛難洗 越 人羞。”
(4).指 鴨綠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 清 阮葵生 《茶餘客話》卷十三:“ 鴨緑江 、 松花江 、 黑龍江 ,稱三江,其源在 長白山 頂。”
蕭刓名句,潯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