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佘翔的《五月三日仝諸君泛舟·其一》
全文:
南薰吹灌木,載酒命蘭舟。
興動滄浪水,香生杜若洲。
清言諧夙契,大塊等浮漚。
俱罄杯中物,獨醒空自愁。
參考注釋
清言
(1).高雅的言論。 晉 陶潛 《詠二疏》:“問金終寄心,清言曉未悟。” 唐 章八元 《酬劉員外月下見寄》詩:“獨謡聞麗曲,緩步接清言。” 王闓運 《羅季子誄》:“甲寅之秋,常接談燕,清言相酬,如對瓊樹。”
(2).指 魏 晉 時期 何晏 、 王衍 等崇尚《老》《莊》,擯棄世務,競談玄理的風氣。 晉 陶潛 《扇上畫贊》:“ 鄭叟 不合,垂釣川湄,交酌林下,清言究微。”《晉書·郭象傳》:“﹝ 郭象 ﹞少有才理,好《老》《莊》,能清言。” 清 姚鼐 《<莊子章義>序》:“余觀之,特 正始 以來,所謂清言耳!” 魯迅 《南腔北調集·小品文的危機》:“ 晉 朝的清言,早和它的朝代一同消歇了。”參見“ 清談 ”、“ 玄談 ”。
夙契
(1).往昔的交情。 南朝 陳 徐陵 《為貞陽侯與太尉王僧辯書》:“至於親鄰之道,夙契逾深,無改曩懷,增感彌篤。” 宋 蘇軾 《求婚啟》:“ 中郎 墳典之付,豈在他人; 太真 姑舅之婚,復見今日。仰緣夙契,祇聽俞音。” 明 高啟 《喜呂山人見過江館》詩:“非君憐夙契,誰肯過柴門?”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論文上·玉磬山房文誤》:“ 恭城 與編修同官翰林,有夙契。”
(2).前世的因緣。 宋 羅燁 《醉翁談錄·紅綃密約張生負李氏娘》:“今夕相會,豈非夙契?願見去歲相約之媒。”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九:“侍郎喜談因果,尤重師生之義,嘗以為文字淵源,三生夙契,雖父子不能相假雲。”
大塊
(1).大自然;大地。《莊子·齊物論》:“夫大塊噫氣,其名為風。” 成玄英 疏:“大塊者,造物之名,亦自然之稱也。”《文選·張華<答何劭>詩之二》:“洪鈞陶萬類,大塊稟羣生。” 李善 註:“大塊,謂地也。” 唐 李白 《春夜宴從弟桃李園序》:“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 郭沫若 《蜩螗集·題關山月畫》:“大塊無言是我師,陸離生動孰逾之。”
(2).猶大片。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三節:“從一九三一年‘九一八’以後, 日本 帝國主義的大舉進攻,更使已經變成半殖民地的 中國 的一大塊土地淪為 日本 的殖民地。”
浮漚
水面上的泡沫。因其易生易滅,常比喻變化無常的世事和短暫的生命。 唐 姚合 《酬任疇協律夏中苦雨見寄》詩:“走童驚掣電,飢鳥啄浮漚。” 宋 范成大 《石湖中秋二十韻感今懷舊而作》:“水天雙對鏡,身世一浮漚。” 明 無名氏 《贈書記·認男作女》:“老爺若放浮漚,情願焚香頂禮,朝夕把恩酬。” 清 惲敬 《海會庵放生河碑銘》:“聖人愚人,善禽惡獸,如大海中浮漚,大空中飛塵。” 郭沫若 《女神·蜜桑索羅普之夜歌》:“無邊天海呀,一個水銀的浮漚。”
佘翔名句,五月三日仝諸君泛舟·其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