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洪澤湖》
全文:
具區昨遙望,浩汗含鹹池。
洪澤茲重臨,澒洞撼地維。
尾閭有籌畫,駕言親閱之。
西瞻天無際,南睎山一絲。
蘋末息微風,濤聲萬馬馳。
須臾排雪山,拍岸還㠁嵯。
漁舟及賈舶,出沒銀雲堆。
觀者為膽寒,爾乃忘其危。
熱中名利人,吁嘻可以思。
參考注釋
洪澤
(1).巨大恩惠。《後漢書·文苑傳下·邊讓》:“胄 高陽 之苗胤兮,承聖祖之洪澤。” 南朝 梁 沉約 《謝母封建昌國太夫人表》:“探其私志,降此洪澤。”
(2).大湖沼;大藪澤。 明 陳子龍 《熊水部伯甘與予同討山寇水部徵兵西道贈詩一章》:“朱鳳威層霄,玄龍啟洪澤。”
(3).湖名。在 江蘇省 洪澤縣 西部。古稱 破釜塘 , 隋 稱 洪澤浦 , 唐 始名 洪澤湖 。為我國第四大淡水湖。
澒洞
(1).綿延;瀰漫。 漢 賈誼 《旱雲賦》:“運清濁之澒洞兮,正重沓而並起。” 宋 司馬光 《和范景仁西圻野老》:“哀聲澒洞徹四極,草木慘澹顏色傷。” 明 李東陽 《徐用和侍御所藏雲山圖歌》:“何人醉寫雲山圖,浮雲澒洞山模糊。” 李大釗 《青春》:“吾 華 自辛亥首義,癸丑之役繼之,喘息未安,風塵澒洞,又復傾動九服,是亦欲再造其神州也。”
(2).水勢洶湧。 宋 蘇軾 《廬山二勝·棲賢三峽橋》詩:“空濛煙靄間,澒洞金石奏。” 清 劉獻廷 《廣陽雜記》卷四:“﹝ 岷江 ﹞又受 彭蠡 之流,阻以 小姑 之險,澒洞震動,不可方物。” 趙朴初 《周總理輓詩》:“大星落中天,四海波澒洞。”
(3).引申為衝擊、震動。 黃中黃 《孫逸仙》第四章:“一時謡變,澒洞全 粵 ,針小棒大,遂流言有人馬數萬之眾。”
(4).虛空混沌貌。 宋 范成大 《不寐》詩:“丹田恍澒洞,銀海眩眵黑。”
地維
(1).維繫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繫綴。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湯問》:“其後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維。”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雲飛泉室,震風沉羽鄉;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
(2).喻紀綱。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先聖廟堂碑文》:“年當 晉 宋 ,運櫃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傾而地維絶。” 嚴復 《救亡決論》:“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禮之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號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維者,皆譬諸夏葛冬裘,因時為制。目為不變,去道遠矣!”參見“ 地紀 ”。
乾隆名句,洪澤湖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