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劉跂的《晁端州秀宴席》
全文:
同寮貴公子,好事敵原嘗。
晁侯更蕭散,不愛囊中裝。
步兵玉觥滑,洞庭金丸香。
宛轉蓴帶細,紛綸鱠縷長。
鰒魚三百飣,豈必河之魴。
咄嗟事便辦,侍御色不忙。
熙熙春台上,醉語各相忘。
湯餅最後出,雖飽別有腸。
願君善遇客,歡樂殊未央。
不須投車轄,敬舉主人觴。
參考注釋
蕭散
猶蕭灑。形容舉止、神情、風格等自然,不拘束;閒散舒適。《西京雜記》卷二:“ 司馬相如 為《上林》、《子虛》賦,意思蕭散,不復與外事相關。” 唐 張九齡 《林亭詠》:“從茲果蕭散,無事亦無營。” 宋 曾鞏 《招隱寺》詩:“我亦本蕭散,至此更怡然。” 清 方苞 《重建潤州鶴林寺記》:“佛之理吾不信,而竊喜其教,絶婚宦,公貨財,布衣疏食,隨地可安,士之蕭散孤介,而不欲違其本心者,往往匿跡於其中。”
(1).消散;消釋。《晉書·恭帝紀論》:“雖有手握戎麾,心存舊國,迴首無良,忽焉蕭散。” 唐 皎然 《送大寶上人歸楚山》詩:“獨鶴翩翻飛不定,歸雲蕭散會無因。” 明 劉基 《自天章入城作》詩:“煩襟得蕭散,似欲忘覉旅。”
(2).蕭條;淒涼。 南朝 梁 何遜 《和司馬博士詠雪》:“蕭散忽如盡,徘徊已復新。” 唐 韋應物 《獨游西齋寄崔主簿》詩:“秋齋正蕭散,煙水易昏夕。” 宋 蘇軾 《和李太白》:“野情轉蕭散,世道有翻覆。” 清 曹寅 《宿金氏園亭》詩:“蕭散人問意,孤雲第幾峰。”
中裝
中國的一種舊式服裝
劉跂名句,晁端州秀宴席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