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守的《方時敏倅浚歸浙江待次送行》
全文:
嶷嶷玄英孫,聞風自鄞川。
朅來苕霅間,王事亦復聯。
相遇一傾蓋,論交即忘年。
開口見城府,落筆生雲煙。
尋春五亭岸,釣月雙溪船。
杯行各酣適,箕踞忘拘牽。
放辭發奇偉,搜句窮鑱鐫。
我時怯欲降,退壁常自堅。
俯首試外台,一矢雙鵰連。
聯鑣仲與季,三秀來差肩。
群雋為辟易,拱手不敢前。
折箠破大敵,未足煩戈鋋。
風低忽垂翅,信命付諸天。
公飛東陽舄,我訪蘭亭賢。
雙魚數流問,五馬方薦延。
攝事古山陰,晤語復粲然。
禪心扣空寂,蔬飯捐葷膻。
一洗盡玷缺,皎皎尺璧圓。
繼從甘陵游,假道仍周旋。
飄零我蓬轉,渠敢自意全。
邂逅鳳凰闕,公亦仍迍邅。
宦學舊輩行,金狨覆文韉。
以及後來秀,青雲各聯翩。
公方駕別車,去即三山巔。
俟期下吳越,寄跡無一廛。
尚及秋風殘,飽膾鱸魚鮮。
我陋不足數,生理亦可憐。
爾來犯不韙,策足英俊躔。
文羞白羽扇,中豈青銅錢。
家風故不惡,蹇步徒加鞭。
迷途得蹭蹬,奄奄如寒蟬。
別公起歸思,端欲驅其先。
經營一囊粟,攀附嗟無緣。
擿耳聽知音,拂拭朱絲弦。
一札行亦馳,兩槳定復還。
闊步白玉堂,一揮筆如椽。
參考注釋
吳越
(1). 春秋 吳國 與 越國 的並稱。《國語·吳語》:「不修 方城 之內,踰諸夏而圖東國,三歲於 沮 汾 以服 吳 越 。」
(2). 吳 越 兩國時相攻伐,積怨殊深,因以比喻仇敵。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四:「當初指望做夫妻,誰知變成 吳 越 。」 元 關漢卿 《碧玉簫》曲:「休謊説,不索尋 吳 越 。喒,負心的教天滅。」《警世通言·白娘子永鎮雷峰塔》:「我與你恩愛深重,教你穿在身上,恩將讎報,反成 吳 越 ?」
(3).指 春秋 吳 越 故地(今 江 浙 一帶)。 三國 魏 曹植 《責躬詩》:「甘赴 江 湘 ,奮戈 吳 越 。」 唐 李白 《夢遊天姥吟留別》:「我欲因之夢 吳 越 ,一夜飛度 鏡湖 月。」 清 方文 《宋遺民詠·龔聖予開》:「往來 吳 越 間,傷心舊宗社。」
(4). 五代 十國之一。始祖 錢鏐 ,據有今 江蘇省 西南部、 浙江省 全部和 福建省 東北部,後降於 北宋 。《舊五代史·世襲傳二·錢鏐》:「 梁祖 革命,以 鏐 為尚父、 吳越 國王。」
寄跡
在外鄉停留或暫住
寄跡桂林
一廛
(1).古時一夫所居之地。《周禮·地官·遂人》:「上地,夫一廛,田百畮,萊百畮。」 孫詒讓 正義:「古制田百畮而中有廛,因謂百畮之地為一廛。」《孟子·滕文公上》:「遠方之人,聞君行仁政,願受一廛而為氓。」
(2).泛指一塊土地,一處居宅。 唐 柳宗元 《柳長侍行狀》:「無一廛之土以處其子孫,無一畝之室以聚其族屬。」 宋 范成大 《南徐道中》詩:「若有一廛供閉戶,肯將篾舫換柴扉?」
張守名句,方時敏倅浚歸浙江待次送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