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守卓的《送慈侍者寧親》
全文:
生緣斷處參吾道,孝義敦時念倚門。
要得一槌收兩當,別余歸去省寒溫。
參考注釋
要得
(1) 〈方〉∶好(表示讚美或同意)
這個辦法要得
(2) 用以表示驚訝,並常用以對突發事件或高速事物表示讚賞;也用於表達熱情奔放和愉快之情
兩當
(1).亦作“ 兩襠 ”。亦稱“ 兩當衫 ”。即半臂。古時短袖衣,形似今之背心。《南史·柳元景傳》:“ 安都 怒甚,乃脫兜鍪,解所帶鎧,唯著絳衲兩當衫,馬亦去具裝,馳入賊陣。”《南史·沉攸之傳》:“ 攸之 有素書十數行,常韜在兩襠角,雲是 宋明帝 與己約誓。”《新唐書·憲宗十八女傳》:“羣臣請以主左右上媵戴鬢帛承拜,兩襠持命。”
(2).兩者相當。 清 黃遵憲 《寒夜獨坐臥虹榭》詩:“層陰壓屋天四蓋,寒雲入戶山兩當。” 錢仲聯 註:“ 酈道元 《水經注》:‘ 河池縣 有 兩當水 。或云:縣西界有兩山相當為名。’”
(3).兩者一起充當。 老舍 《駱駝祥子》十四:“ 祥子 的確不錯,但是提到兒婿兩當,還差得多呢。”
別余
其他。《敦煌變文集·太子成道經》:“謌舞不緣別餘事,伏願大王乞箇兒。”
歸去
回去
離家已久,今當歸去
寒溫
(1).冷暖。《晏子春秋·諫下十三》:“故 魯 工不知寒溫之節,輕重之量,以害正生,其罪一也。”《漢書·京房傳》:“其説長於災變,分六十四卦,更直日用事,以風雨寒 溫為 候。” 唐 元稹 《祭翰林白學士太夫人文》:“﹝太夫人﹞減旨甘之直,續鹽酪之資,寒溫必服,藥餌必時。” 宋 司馬光 《和始平公見寄》詩:“違離詎幾時,風色變寒溫。”
(2).指問候冷暖起居。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六:“忽有客通名詣 瞻 ,寒溫畢,聊談名理。” 元 尚仲賢 《柳毅傳書》第三折:“施禮罷,敘寒溫。”《紅樓夢》第一○五回:“眾親友也有認得 趙堂官 的,見他仰著臉不大理人,只拉著 賈政 的手笑著説了幾句寒溫的話。” 管樺 《將軍河》第一部第四一章:“﹝ 董士清 ﹞不自然地呲著牙,滿口寒溫:‘諸位冷不冷啊?辛苦啦!’”
(3).中醫指兩種藥性,寒性或溫性。 明 李時珍 《本草綱目·序例·神農本經名例》:“藥有酸、鹹、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注引 宗奭 曰:“寒、熱、溫、涼,是藥之性。” 魯迅 《二心集·“好政府主義”》:“因為自三民主義以至無政府主義,無論它性質的寒溫如何,所開的究竟還是藥名。”
釋守卓名句,送慈侍者寧親名句
名句推薦
本是無家客,那堪任便游
釋宗本《辭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