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得一書屋》
全文:
書屋背山臨水成,芸編插架足陶情。
因之絜矩清寧撰,擬議非關浪與名。
參考注釋
絜矩
絜,度量;矩,畫方形的用具,引申為法度。儒家以絜矩來象徵道德上的規範。《禮記·大學》:“所謂平天下在治其國者,上老老而民興孝,上長長而民興弟,上恤孤而民不倍,是以君子有絜矩之道也。” 鄭玄 註:“絜,猶結也,挈也;矩,法也。君子有挈法之道,謂當執而行之,動作不失之。” 朱熹 集註:“絜,度也。矩,所以為方也……君子必當因其所同,推以度物,使彼我之間,各得分願,則上下四方,均齊方正,而天下平矣。” 唐 顏真卿 《河南府參軍郭君神道碑銘》:“夫孝弟之至,絜矩之道。” 宋 葉適 《陳彥群墓志銘》:“至其他察性命以絜矩,奮豪傑以特興,亦多微妙奇偉,非穎秀士親承其旨趣,固莫能通。”《兒女英雄傳》第三三回:“他兩個既有這番志嚮,又説的這等明白,你我如今竟把這樁事責成他兩個辦起來,才是個‘絜矩之道’。”
清寧
(1).清明寧靜。語本《老子》:“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 清 黃鷟來 《題楊人庵總戎無著圖》詩:“天地貴得一,清寧以定位。” 清 黃景仁 《過釣台》詩:“乾坤自清寧,道不與消長。”
(2).指時世太平。《後漢書·光武帝紀下》:“今天下清寧,靈物仍降。” 明 陶宗儀 《輟耕錄·醋缽兒》:“四海清寧未有期,諸公袞袞正當時。”
(3).清靜,安靜。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八:“由此大富,宅遂清寧。”《清平山堂話本·快嘴李翠蓮記》:“阿彌陀佛念幾聲,耳伴清寧到零利。” 郭沫若 《文藝論集·論中德文化書》:“然而自然界之秩序,永遠保持數學的謹嚴,那又是何等清寧的狀態。”
擬議
(1) 行動之前的計畫、籌劃
(2) 草擬
擬議規劃
非關
不是因為;無關。 唐 宋之問 《燕巢軍幕》詩:“非關憐翠幕,不是厭朱樓。” 明 劉基 《張子英閒止齋》詩之三:“築室在城市,而無闤闠聲。非關遠人世,慮滌境自清。” 清 李漁 《奈何天·伙醋》:“非關今日麵皮嬌,祇為當年舌太饒。”
乾隆名句,得一書屋名句
名句推薦
余情騰釣磯,何處戰死骨
陳三立《八月十七夜馬良存吏部宴集初台玩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