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牟融的《春日山亭》
全文:
醉來重整華陽巾,搔首驚看白髮新。
莫道愁多因病酒,只緣命薄不辭貧。
龍魚失水難為用,龜玉蒙塵未見珍。
正是聖朝全盛日,詎知林下有閒人。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正是
(1).就是。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品藻》:“ 桓 曰:‘第一流復是誰?’ 劉 曰:‘正是我輩耳!’”《二刻拍案驚奇》卷九:“前日分散之後,我問鄰人,説是外婆家接去,想正是 馮 家了。” 茅盾 《子夜》十四:“倉皇中他看清了一個,正是 張阿新 。”
(2).恰是。 唐 溫庭筠 《楊柳枝》詞之一:“正是玉人腸絶處,一渠春水赤欄橋。” 金 董解元 《西廂記諸宮調》卷三:“今朝正是箇成婚日。” 巴金 《滅亡》第十八章:“正是黃昏時候,天色漸漸陰沉起來。”
(3).確實是。對客觀存在的真實性表示肯定。 元 關漢卿 《單刀會》第四折:“又不比九重龍鳳闕,可正是千丈虎狼穴。” 洪深 《趙閻王》第一幕:“這城內便有萬千居民,正是人煙稠密,市場熱鬧。”
(4).確實是。用於表示同意別人意見時加重語氣。《儒林外史》第十七回:“ 衛先生 道:‘近來的選事益發壞了!’ 隨先生 道:‘正是。前科我兩人該選一部,振作一番。’” 洪深 《香稻米》第二幕:“正是,我們怎么都發昏了!還不快些攙扶 雙喜 到裡面去。”
(5).應諾之詞。猶言好的。《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龍香 對媒婆道:‘老娘你先進去,我在門外張一張罷。’媒婆道:‘正是。’”
(6).舊小說、戲曲里的套語。目的在於引出詩詞、熟語。《京本通俗小說·碾玉觀音》:“正是:麥穗兩歧,農人難辨。” 元 鄭廷玉 《看錢奴》第一折:“正是:虧心折盡平生福,行短天教一世貧。”《二刻拍案驚奇》卷二一:“正是:福無雙至猶難信,禍不單行果是真。”
聖朝
封建時代稱本朝
聖朝赦罪責功,棄瑕錄用。——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全盛
非常興盛;十分強盛
魯迅創作的全盛時期
林下
幽僻之境,引伸指退隱或退隱之處
獨此林下意,杳無區中緣。——李白《安陸寄劉綰》
有閒
亦作“ 有間 ”。1.有區別;有差距。《莊子·天地》:“ 桀 跖 與 曾 史 ,行義有間矣,然其失性均也。”《新唐書·李石傳》:“ 石 曰:‘……陛下春秋少,非起人間也,而知人情偽。令自視何如即位時?’帝曰:‘有間矣。’”《金史·宗憲傳》:“莫非王臣,慶幸豈可有間邪?” 清 惲敬 《<聽雲樓詩鈔>序》:“ 張子樹 題其集曰《聽松》。松之於雨於雪則有閒矣。”
(2).有嫌隙。《左傳·昭公十三年》:“諸侯有間矣,不可以不示眾。” 杜預 註:“間,隙也。”《鶡冠子·天則》:“上下有閒,於是設防,知蔽竝起。”
(3).有讒言。《史記·秦本紀》:“ 繆公 許之,使人與 丕鄭 歸,召 呂 郤 。 呂郤 等疑 丕鄭 有閒,乃言 夷吾 殺 丕鄭 。”
(4).病情漸有好轉。《左傳·昭公七年》:“ 晉侯 有間,賜 子產 莒 之二方鼎。” 杜預 註:“間,疾差也。” 宋 葉紹翁 《四朝聞見錄·大臣衩衣見百官》:“時伏暑甚,丞相 淮 體弱不能勝,至悶絶。上亟召醫,疾有閒。”
(5).有間隙。 宋 歐陽修 《讀書》詩:“古人重溫故,官事幸有間。” 宋 蘇軾 《賜太師文彥博乞致仕不許批答》:“藥餌有間,時游廟堂。家居之樂,何以異此!”
亦作“ 有間 ”。有一定時間;有頃。《列子·仲尼》:“ 孔子 愀然有閒曰:‘有是言哉?汝之意失矣。’”《史記·五帝本紀論》:“《書》缺有閒矣,其軼乃時時見於他説。” 司馬貞 索隱:“言古典殘缺有年載,故曰‘有閒’。”《文選·張衡<東京賦>》:“ 安處先生 於是似不能言。憮然有閒,乃莞爾而笑。” 薛綜 註:“有閒,謂有頃之閒也。” 蘇曼殊 《非夢記》:“有間,生再問曰:‘嬸娘安睡未?’”
牟融名句,春日山亭名句
名句推薦
仲冬二七是良時,江上無緣與子期
柳姓女鬼《別詩》
詩詞推薦
![正是聖朝全盛日,詎知林下有閒人 詩詞名句](/img/7/d01/nBnau4Wa4lWZ3dHZj9ycldWYtl2Lt92YucmbhdnbhlGZpNmLt9yL6MHc0RHa.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