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李江的《東王公哀十首·其三》
全文:
列缺光芒五夜中,英魂縹緲夢何窮。
夫君客路燕京北,荊婦閨門麗水東。
笑語化成為血淚,恩情藏卻在心胸。
天荒地老無窮處,列缺光芒五夜中。
參考注釋
夫君
(1) 舊時妻對夫的尊敬親愛稱呼
(2) 朋友
客路
(1).指外鄉的路。 唐 皇甫冉 《赴李少府莊失路》詩:“月照煙花迷客路,蒼蒼何處是 伊川 ?”
(2).指旅途。 唐 戴叔倫 《江乾》詩:“予生何濩落,客路轉辛勤。楊柳牽愁思,和春上翠裙。” 宋 蘇軾 《次韻孫巨源見寄》之三:“應知客路愁無奈,故遣吟詩調 李陵 。” 元 方回 《江行大雨水漲》詩:“客路由來但喜晴,山湥何況舟更行。” 明 徐熥 《寄弟》詩:“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燕京
(1). 北京市 的別稱。因市區在 春秋 戰國 時為 燕國 國都而得名。 宋 梅堯臣 《送呂沖之司諫使北》詩:“知去 燕京 幾千里?胡笳亂動月明時。”《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寶箱》:“這首詩,單誇我朝 燕京 建都之盛。” 清 戴名世 《誥封光祿大夫副總兵官都督同知張公墓志銘》:“ 皇清 定鼎 燕京 , 豫王 引兵南下,擢公副總兵官。”
(2).山名。即 山西省 管涔山 。《淮南子·墬形訓》:“ 汾 出 燕京 。” 高誘 註:“ 燕京 ,山名也。在 太原 汾陽 , 汾水 所出。” 莊逵吉 校:“《山海經》、《水經》皆雲 汾 出 管涔山 ,古字燕、管,京、涔聲近通用。”
荊婦
對人稱己妻的謙詞。 宋 陳亮 《乙巳春與朱元晦秘書》書:“男子不敢犯分以求,而荊婦心欲其夫轉以為請,此於理宜可許也,願便得之為禱。” 元 王禎 《蠶連》詩:“丁寧語荊婦,依時勤灑沐。”《水滸傳》第七回:“原是本官 高太尉 的衙內,不認得荊婦,時間無禮。” 清 趙翼 《移寓椿樹衚衕》詩:“賃舂尚未偕荊婦,祭灶仍先請比鄰。”
閨門
(1).宮苑、內室的門。借指宮廷、家庭。《禮記·樂記》:“在閨門之內,父子兄弟同聽之則莫不和親。”《淮南子·主術訓》:“人主深居隱處以避燥溼,閨門重襲以避姦賊。”《周書·孝義傳·秦族》:“﹝ 秦族 ﹞與弟 榮先 ,復相友愛,閨門之中,怡怡如也。” 清 劉大櫆 《阮君傳》:“ 世忠 、 世恩 ,其操履亦閨門庸行之常,無異於人者,然求之世俗,何其難得而可敬也!”
(2).婦女所居之處。《北齊書·尉瑾傳》:“ 瑾 外雖通顯,內闕風訓,閨門穢雜,為世所鄙。” 宋 蘇軾 《策別安萬民五》:“今者治平之日久,天下之人,驕惰脆弱,如婦人孺子不出於閨門,論戰鬭之事,則縮頸而股慄,聞盜賊之名,則掩耳而不願聽。” 清 李漁 《蜃中樓·傳書》:“據你説是貴人之女、士人之妻,就該不出閨門。”
(3).借指婦女、妻子。《新五代史·漢高祖皇后李氏傳》:“太后深以為不可,帝拂衣而去,曰:‘何必謀於閨門!’” 宋 蔡夢弼 《草堂詩話》卷二:“ 老杜 當兵戈騷屑之際,與其妻各居一方,自人情視之,豈能免閨門之念!” 清 錢謙益 《巡撫廣西等處地方軍務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授通議大夫制·前母加贈淑人》:“匪徒為泉壤之光,亦以著閨門之勸。”
(4).城上小門。《墨子·備城門》:“大城丈五為閨門。” 孫詒讓 間詁:“依上文,則大城高三丈五尺,門之高當不下二三丈。此閨門乃別出小門,故止高丈五。”
(5).泛指城門。《左傳·昭公元年》:“ 罕虎 、 公孫僑 、 公孫段 、 印段 、 游吉 、 駟帶 私盟於閨門之外。” 杜預 註:“閨門, 鄭 城門。”
(6).“金閨門”的省稱。 南朝 梁 何遜 《贈族人秣陵兄弟》詩:“各價齊兩 許 ,閨門比三 陳 。” 宋 曾鞏 《胡太傅輓詞》之一:“讜言留簡冊,恭德載閨門。”
麗水
縣名。在浙江省南部,甌江中游
李江名句,東王公哀十首·其三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