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應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無

林光朝同張明府游國清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林光朝的《同張明府游國清湖》

全文:
一夕湖春欲動,便從湖尾穿蒲弄。
層波赤鯉不易得,縱有苓箵何所用。
未應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無
不然汗漫十日走重湖,更數大孤連小孤。

林光朝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林光朝未應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無書法作品欣賞
未應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無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未應

(1).猶不須。 宋 王安石 《評定試卷》詩:“疑有高鴻在寥廓,未應回首顧張羅。” 宋 陸游 《遣興》詩:“老去可憐風味在,未應山海混漁樵。”

(2).猶不算;不是。 唐 李白 《梁園吟》:“ 東山 高臥時起來,欲濟蒼生未應晚。” 宋 張綱 《臨江仙》詞:“年方強仕未應遲。高風輕借便,一鶚看橫飛。”

(3).猶不曾。 唐 李白 《關山月》詩:“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閒。” 唐 王維 《聽宮鶯》詩:“遊子未應返,為此始思鄉。” 宋 蔡伸 《念奴嬌》詞:“雲浪鱗鱗,蘭舟泛泛,共載一輪月。五湖當日,未應此段奇絶。”

(4).不應當。 明 劉基 《旅興》詩之二四:“晨興步庭除,足弱幾不持;論年未應爾,胡為遽如斯?”

索句

(1).指作詩時構思佳句。 宋 范成大 《再韻答子文》:“肩聳已高猶索句,眼明無用且繙書。” 元 薩都剌 《複次前韻柬龍江上人》:“山中酒熟黃鷄肥,閉門索句何瑰奇。”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就逮》:“相公儘日題詩,本欲名山之貯。連年索句,宜為學海之藏。”

(2).索取詩句。 清 沉起鳳 《諧鐸·屏角相郎》:“族中子弟,知其能詩,競出素縑索句。” 毛澤*東 《和柳亞子先生》:“飲茶 粵 海未能忘,索句 渝州 葉正黃。”

索逋

催討欠債。 元 劉君錫 《來生債》楔子:“況是家貧窘,門前聞索逋。” 明 沉德符 《野獲編·果報·守土吏狎妓》:“ 璧成 在南中游狎邪,所攜金不足,則貸之 魏 公府,凡數千金,比還,索逋者踵至。” 清 黃景仁 《元日大雪》詩:“昨宵連巷喧索逋,我亦瑟縮羞妻孥。” 葉聖陶 《窮愁》:“每來索逋,輒哀顏謝。”

昨者

昔日。 唐 杜甫 《入衡州》詩:“昨者間瓊樹,高談隨羽觴。” 唐 韓愈 《歸彭城》詩:“昨者到京城,屢陪高車馳。”

有無

亦作“ 有亡 ”。1.有或無。《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臣 楚國 之鄙人也,幸得宿衛,十有餘年,時從出遊,游於後園,覽於有無,然猶未能徧覩也。” 李善 註:“覽於有無,謂或有所見,或復無也。” 漢 揚雄 《羽獵賦》:“馳弋乎神明之囿,覽觀乎羣臣之有亡。” 唐 賈島 《送僧》詩:“言歸文字外,意出有無間。”《水滸傳》第三九回:“這個不難,只取牢城營文冊一查,便見有無。”

(2).指家計的豐或薄。《禮記·檀弓上》:“ 子游 問喪具。夫子曰:‘稱家之有亡。’ 子游 曰:‘有亡惡乎齊?’” 陸德明 釋文:“有亡……一音無。” 孔穎達 疏:“亡,無也。言各隨其家計豐薄有無也。” 宋 范仲淹 《宋故乾州刺史張公神道碑》:“﹝公﹞復常好施,與宗族同其有亡。”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城中人每年各按照家中有無,到天王廟去殺豬,宰羊,磔狗,獻雞,獻魚,求神保佑五穀的繁殖,六畜的興旺,兒女的長成,以及作疾病婚喪的禳解。”

(3).指有餘與不足。《書·益稷》:“懋遷有無化居,烝民乃粒,萬邦作乂。” 孫星衍 疏:“有為有餘,無為不足也。”按,《文選·王融<永明九年策秀才文>之四》引作“有亡”。 唐 韓愈 《原道》:“為之賈以通其有無。” 宋 蘇軾 《過雲龍山人張天驥》詩:“墟里通有無,垣牆任摧倒。” 沉從文 《從文自傳·我所生長的地方》:“商人各負擔了花紗同貨物,灑脫的向深山中村莊走去,同平民作有無交易,謀取什一之利。”

(4).所有。 唐 韓愈 《處士盧君墓志銘》:“其弟 渾 ,以家有無,葬以車一乘於 龍門山 先人兆。” 宋 曾鞏 《故太常博士吳君墓碣》:“其喪父也,以家之有無葬,故葬不緩。”

(5).古代哲學範疇。有,指事物的存在,有“有形、有名、實有”等義;無,指事物的不存在,有“無形、無名、虛無”等義。《老子》:“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論說》:“次及 宋岱 、 郭象 ,鋭思於幾神之區; 夷甫 、 裴頠 ,交辨於有無之域:並獨步當時,流聲後代。”

林光朝名句,同張明府游國清湖名句

詩詞推薦

未應索句如索逋,昨者浮家仍有無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