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尚許分張否,試遣詩筒告及春

趙蕃從蕭秀才求茶二首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趙蕃的《從蕭秀才求茶二首》

全文:
磊落真同席上珍,憶蒙況我意殊真。
今年尚許分張否,試遣詩筒告及春

趙蕃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趙蕃今年尚許分張否,試遣詩筒告及春書法作品欣賞
今年尚許分張否,試遣詩筒告及春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今年

指現在的這一年

分張

(1).分散;散布。 三國 魏 鍾繇 《檄蜀文》:“而 巴 蜀 一州之眾,分張守備,難以御天下之師。” 唐 溫庭筠 《李羽處士寄新醖走筆戲酬》詩:“檐前柳色分張緑,窗外梅花藉助香。” 清 汪懋麟 《抵舍自嘲》詩:“數卷殘書須次第,幾竿亂竹任分張。”

(2).分離;離散。《宋書·王微傳》:“昔仕京師,分張六旬耳。” 唐 李白 《白頭吟》:“寧同萬死碎綺翼,不忍雲間兩分張。”《剪燈餘話·鸞鸞傳》:“百年伉儷,一旦分張,覆水再收,拳拳盼望。” 陳毅 《夕鶴詞》:“似此負恩義,輕人只拜金。無奈兩分張,高飛永別君。”

(3).指解散,遣散。《南齊書·蕭景先傳》:“周旋部曲還都,理應分張;其久舊勞動者,應料理,隨宜啟聞乞恩。”

(4).分配;分施。《南齊書·張岱傳》:“ 岱 初作遺命,分張家財,封置箱中,家業張減,隨復改易,如此十數年。” 唐 元稹 《告贈皇考皇妣文》:“先夫人備極勞苦,躬親養育。截長補敗,以禦寒凍,質價市米,以給餔旦。依倚舅族,分張外姻,奉祀免喪,禮無遺者。”

(5).指分髒。《元典章新集·刑部·騙奪》:“於 王二姐 牀上揣摸到籐箱一隻,於內搶訖鈔六定,作六分分張。”

(6).分立。 唐 元結 《漫論》:“九流百氏,有定限耶?吾自分張,獨為漫家。”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八:“凡二十有二人,鹹有賦詠, 燕 郊春事,朱邸謙光,詩虎酒龍,分張旗鼓。” 黃遠庸 《鑄黨論》:“昔在專制之朝,門戶分張,旗幟各殊。”

(7).分割;分裂。 唐 王續 《負苓者傳》:“自 伏羲氏 洩道之密,漏神之幾,分張大和,磔裂元氣,使天下之智者詭道逆出。”《前漢書平話》卷上:“憑仗威雄勢已休,只因不用直臣籌。可憐八尺英雄體,一旦分張與五侯。” 元 武漢臣 《生金閣》第二折:“多不到半月時光,餐刀刃親赴 雲陽 ,高桿首吊脊樑,木驢上碎分張,渾身的害么娘碗大血疔瘡。” 呂澂 《中國佛學源流略講·慈恩宗》:“在 玄奘 那時, 中 印 兩方的佛學都已有了轉變的機運, 中國 的是趨向於統一,而 印度 的卻是逐漸的分張。”

詩筒

亦作“ 詩筩 ”。1.盛詩稿以便傳遞的竹筒。 唐 白居易 《秋寄微之十二韻》:“忙多對酒榼,興少閲詩筒。”自註:“此在 杭州 ,兩 浙 唱和詩贈答,於筒中遞來往。” 元 胡助 《南城試院和王子肅韻》之二:“簾外官閒深院鎖,詩筒來往不嫌多。”《紅樓夢》第二二回:“太監又將頒賜之物送與猜著之人,每人一個宮製詩筒,一柄茶筅。”

(2).喻指滿腹詩才的詩人。 元 張可久 《折桂令·西湖懷古》曲:“飛來何處奇峰,笑引吟翁,醉倒詩筩。”

趙蕃名句,從蕭秀才求茶二首名句

詩詞推薦

  • 題方武成詩卷

    葉適宋代〕聞說莆中方左銊,年登二十便長吟。鬼神送與天成句,不道思多嘔出心。
  • 寄題玉山周晦叔家似賢齋

    陳文蔚宋代〕人心殊嗜好,黑白互相形。農臭不自悟,熒熒飛青蠅。一日對此君,炯然又眼明。子猷雖借宅,綠陰仍滿庭。雅淨
  • 送漢陽軍鞏教授

    項安世宋代〕今代清時有鞏兄,世間無處著才情。洗乾螺黛姿仍好,挽出鯨魚意轉平。千古未吟渠忽到,傍人不解我先驚。何如
  • 彭月

    嚴士貞元代〕彭月懷沙小更肥,團臍風味頗相宜。菊花新酒何辜負,正是橙黃橘綠時。
  • 金盞倒垂蓮

    晁補之宋代〕諸阮英游,盡千鍾飲量,百丈詞源。對舞春風,螺髻小雙蓮。念兩處、登高臨遠,又傷芳物新年。此淚不待,桓伊
  • 同彭玉潤游攝山·其二

    佘翔明代〕一片煙蘿地,空山涌白蓮。欲除煩惱障,先辨辟支禪。鳥下翻經石,龍沉洗缽泉。新詩攜謝眺,翹首問青天。
  • 登吳山攬古作歌

    乾隆清代〕我來餘杭駐郡城,吳山城中必一登。到江吳地盡南界,子胥跡古訛堪徵。入門石磴拾百級,梵宮仙院羅崚嶒。大都
  • 洞真觀

    王宥元代〕年來無計脫紅塵,今日郊原偶出巡。才短山靈應笑我,秋高風景暗撩人。傍籬野菊含清露,近水岸花應小春。一夜
  • 游竹山和邵寶韻

    王永積明代〕憶昔尚書結伴遊,於今彌望海天秋。南來縹緲依山盡,北極蒼茫亘地浮。萬井風煙連震澤,一方雞犬護瀛洲。明朝
  • 好事近

    趙與仁宋代〕春色醉酴醿,晝永篆煙初絕。臨水楊花千樹,盡一時飛雪。穿簾度竹弄輕盈,東風老猶劣。睡起憑欄無緒,聽幾聲
今年尚許分張否,試遣詩筒告及春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