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楊萬里的《初三日游翟園》
全文:
羽衣曉謁玄元殿,霜封萬屋明飛霰。
扶桑跳出丹砂丸,光射半天縈紫電。
歸塗微暖春衫知,小風不動旗腳垂。
老夫掉頭心獨喜,翟園梅花招我嬉。
呼兒媻姍且勃窣,才出譙門寒刮骨。
東風十里卷黃塵,眼花頭眩吹倒人。
劣到翟園風便止,猿鶴前導花迎門。
玉林亭子絕幽徑,江梅千樹吹香雪。
茂松軒里清更清,棇颼一鼎煎茶聲。
春光催柳未肯青,池水借日無留冰。
殷勤犯寒我不枉,外付勝游天豈輕。
主人看客眼不白,鸚鵡傳呼餉餚核。
桃花碎片點鱸鮓,紫茸堆盤擘鶉臘。
霜余橘顆金彈香,雪底芛芽玉版色。
老夫欲醉金巨羅,樨子先唱驪駒歌。
不羞冷麵對風物,柰爾玉芛金栮何。
參考注釋
媻姍
見“ 媻珊 ”。
勃窣
亦作“ 勃崒 ”。1.匍匐而行;跛行。《文選·司馬相如<子虛賦>》:“於是乃相與獠於蕙圃,媻珊勃窣上金堤。” 李善 注引 韋昭 曰:“媻跚勃窣,匍匐上也。” 宋 陳鵠 《耆舊續聞》卷二:“誰言水北無人到,亦有槃珊勃崒行。” 清 褚人穫 《堅瓠八集·朱文公足疾》:“出門放步人爭看,不是前來勃窣翁。”
(2).猶婆娑。形容才氣橫溢,詞彩繽紛。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文學》:“ 劉 前進謂撫軍曰:‘下官今日為公得一太常博士妙選。’既前,撫軍與之話言,咨嗟稱善曰:‘ 張憑 勃窣為理窟。’即用為太常博士。” 徐震堮 校箋:“勃窣即婆娑之聲轉。” 金 高士談 《次韻飲嵓夫家醉中作》:“清新 李白 詩能勝,勃窣 張憑 理最玄。” 康有為 《六哀》詩之二:“大哉《仁學》書,勃窣天為驚。”
(3).猶婆娑。紛披貌。 明 劉基 《贈道士蔣玉壺長歌》:“流蘇勃窣垂鏤膺,斒斕駁馬騮駱驓。”
(4).猶婆娑。搖曳貌。 姚錫鈞 《即事效湘綺樓體》詩:“玄譚簾勃窣,清照水委迤。”
譙門
建有瞭望樓的城門。《漢書·陳勝傳》:“攻 陳 , 陳 守令皆不在,獨守丞與戰譙門中。” 顏師古 註:“譙門,謂門上為高樓以望者耳。” 唐 柳宗元 《柳州東亭記》:“出州南譙門,左行二十六步,有棄地在道南。” 宋 王栐 《燕翼詒謀錄》卷三:“而置酒肆於譙門,民持錢而出者,誘之使飲,十費其二三矣。”
刮骨
用刀刮除骨上的藥毒以治創傷。《三國志·蜀志·關羽傳》:“ 羽 嘗為流矢所中,貫其左臂,後創雖愈,每至陰雨,骨常疼痛,醫曰:‘矢鏃有毒,毒入於骨,當破臂作創,刮骨去毒,然後此患乃除耳。’ 羽 便伸臂令醫劈之。時 羽 適請諸將飲食相對,臂血流離,盈於盤器,而 羽 割炙引酒,言笑自若。”後用為形容精神堅強的典實。 北周 庾信 《周柱國大將軍紇乾弘神道碑》:“公入仕四十五年,身經一百六戰……刮骨傅藥,事同 關羽 。” 唐 王維 《燕支行》:“報讐只是聞嘗膽,飲酒不曾妨刮骨。” 明 李東陽 《痛語·柬南屏》詩:“刮骨彼何雄,湔腸或非懵。”
楊萬里名句,初三日游翟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