詠素堂原文
山堂惟不至,至則必留詩。
茲復倘來矣,安能默去之。
春光漸有象,太古自無為。
大士堂中坐,無無亦泯其。
詩詞問答
問:詠素堂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詠素堂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詠素堂是什麼體裁?答:五律
注釋
1. 五言律詩 押支韻 出處:御製詩四集卷八十七
參考注釋
山堂
(1).山中的寺院。 唐 王勃 《益州綿竹縣武都山淨慧寺碑》:“春巖橘柚,影入山堂。” 清 袁枚 《隨園詩話補遺》卷四:“録其( 趙元一 )《宿焦山寺》云:‘海國秋初到,山堂氣更清。’”
(2).隱士的山中居所。 宋 曹組 《艮岳賦》:“傚隱士之山堂,取逸人之三逕。”
(3).近代幫會的組織機構。 陳少白 《興中會革命史要》:“這(哥老會)兩個山堂,在 長江 的勢力算為最大。” 范文瀾 《中國近代史》第三章緒言:“當時天地會山堂分立,缺乏統一指揮。”
不至
(1).不到。《禮記·坊記》:“以此坊民,婦猶有不至者。”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方正》:“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
(2).不必。 漢 桓寬 《鹽鐵論·憂邊》:“夫治亂之端,在於本末而已,不至勞其心而道可得也。”《漢書·儒林傳·申公》:“為治者不至多言,顧力行如何耳。”
(3).不至於,表示不會出現某種結果。《二刻拍案驚奇》卷九:“ 鳳生 終是留心,不至大醉。” 茅盾 《子夜》五:“兄弟本來以為 周仲偉 和 陳君宜 兩位是買辦出身,手面總不至十分小,所以存心拉攏。”
倘來
不應得而得或無意中得到。 宋 辛棄疾 《念奴嬌》詞:“倘來軒冕,問還是、今古人間何物?” 元 秦簡夫 《東堂老》第三折:“忠孝是立身之本,這錢財是倘來之物。”《二刻拍案驚奇》卷八:“贏時節道是倘來之物,就有粘頭的、討賞的、幫襯的,大家來撮哄。” 清 黃景仁 《丁酉正月四日自壽》詩之二:“倘來事業慚青鬢,未了名心為老親。”
太古
最古老的時代
無為
(1) 道家思想,指要依天命,順其自然,沒必要有所作為
(2) 儒家指用德政感化人民,不施行刑罰
(3) 不要,不用
無為在歧路。——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
大士
(1).德行高尚的人。《管子·法法》:“凡論人有要,矜物之人,無大士焉。” 尹知章 註:“大士不矜,謙以接物。”《韓詩外傳》卷九:“ 孔子 曰:‘大士哉! 由 來,區區汝何攻? 賜 來,便便汝何使?願得衣冠為子宰焉。’”
(2).佛教對菩薩的通稱。 南朝 齊 周顒 《重答張長史》:“夫大士應世,其體無方,或為儒林之宗,或為國師道士,斯經教之成説也。” 唐 湛然 《法華文句記》卷二:“大士者,《大論》稱菩薩為大士,亦曰開士。”
(3).特指觀世音菩薩。《紅樓夢》第五十回:“不求大士瓶中露,為乞 嫦娥 檻外梅。”
(4).對高僧的敬稱。 宋 蘇軾 《金山長老寶覺師真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是惟 寳覺 大士之像。”
正獄訟之官。《禮記·曲禮下》:“天子建天官,先六大:曰大宰、大宗、大史、大祝、大士、大卜,典司六典。” 王引之 《經義述聞·禮記上》:“今案《晏子春秋·諫篇》:‘吾為夫婦獄訟之不正乎,則泰士 子牛 存矣;為社稷宗廟之不享乎,則泰祝 子游 存矣。’泰士、泰祝即大士、大祝也。大士正獄訟,蓋若《秋官·士師》察獄訟之辭矣。”《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衛侯 與 元咺 訟, 寧武子 為輔, 鍼莊子 為坐, 士榮 為大士。” 杜預 註:“大士,治獄官也。” 漢 劉向 《說苑·臣術》:“ 忌 舉北郭 刁勃子 為大士,而九族益親,民益富。”
中坐
(1).宴會中間。《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中坐,酒酣將出。”《晉書·祖逖傳》:“嘗置酒大會,耆老中坐流涕曰:‘吾等老矣!更得父母,死將何恨!’”
(2).座中;座間。《文選·江淹<擬顏延之侍宴>詩》:“中坐溢朱組,步櫩簉瓊弁。” 呂延濟 註:“中坐,謂座中也。” 唐 李賀 《申鬍子觱篥歌》:“心事如波濤,中坐時時驚。” 清 納蘭性德 《雨中花·送徐藝初歸崑山》詞:“中坐波濤,眼前冷暖,多少人難語。”
(3).謂放置在當中。 晉 左思 《蜀都賦》:“吉日良辰,置酒高堂,以御嘉賓,金壘中坐,餚槅四陳。”
(4).謂坐在半路上。《文選·江淹<從冠軍建平王登廬山香爐峰>詩》:“中坐瞰蜿虹,俛伏視流星。” 呂延濟 註:“中坐,半山坐也。”
指星犯帝座。《史記·天官書》:“月、五星順入,軌道,司其出,所守,天子所誅也。其逆入,若不軌道,以所犯命之;中坐,成形,皆羣下從謀也。” 裴駰 集解引 晉灼 曰:“中坐,犯帝坐也。成形,禍福之形見也。”
無無
連空虛無有也沒有。 中國 古代道家認為的天地萬物形成以前的空寂狀態。後亦泛指虛無,烏有。《淮南子·道應訓》:“予能無有矣,未能無無也。及其為無無,又何從至於此哉?” 高誘 註:“言我能使形不可得,未能殊無形也。” 前蜀 貫休 《道情偈》之一:“ 崆峒老人 專一一, 黃梅真叟 卻無無。” 宋 宋祁 《庭戒諸兒》:“如一漚生,一漚滅,還入於海,漚自妄見,海無生滅,無有也,亦無無有,亦無無無,淡然無所得而止,止亦不止也。” 清 譚嗣同 《仁學》二二:“無無,然後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