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呂陶的《西風起高原一首奉送應之太博東歸》
全文:
西風起高原,萬象動秋色。
渺瀰潔寒流,慘澹升杲日。
嗈嗈雲端雁,所響知自擇。
豈獨順寒暑,行將避矰弋。
蕭蕭林間葉,早暮見疏密。
危梢怯搖撼,懍若遇彊敵。
騷人與志士,趨向在幽寂。
悲歌節物變,浩嘆歲月失。
遠憂積不解,難以斗酒滌。
中夜撫鳴琴,餘聲寫沈鬱。
竊嘗窮天運,舒慘固其職。
胡為世網中,情熊異休戚。
達觀殊不爾,曠懷居自適。
偉歟當世賢,明爽照今昔。
孤高松柏操,肯與霜雪易。
磊落鷹隼拳,何憚狐兔擊。
天涯共一笑,肝膽露纖悉。
相從恨不早,此別重嗟惜。
夷途快覽望,還馭忘涉歷。
悲哉宋玉賦,安可贈行客。
參考注釋
中夜
半夜。《書·冏命》:“怵惕惟厲,中夜以興,思免厥愆。” 孔 傳:“言常悚懼惟危,夜半以起。”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行》:“盛年處房室,中夜起長嘆。” 唐 杜牧 《投知己書》:“自十年來,行不益進,業不益修,中夜忖量,自愧於心。” 茅盾 《將赴重慶贈陳此生感懷》詩:“中夜起徘徊,寒螿何淒切!”
鳴琴
(1).琴。《韓非子·說林下》:“ 文子 曰:‘吾嘗好音,此人遺我鳴琴;吾好珮,此人遺我玉環。’” 晉 陸機 《擬東城一何高》詩:“閒夜撫鳴琴,惠音清且悲。” 唐 柳宗元 《李西川薦琴石》詩:“遠師 騶忌 鼓鳴琴,去和《南風》愜 舜 心。”
(2).彈琴。 唐 高適 《登子賤琴堂賦詩》之一:“ 宓子 昔為政,鳴琴登此臺。” 唐 黃滔 《湘中贈張逸人》詩:“鳴琴坐見燕鴻沒,曳履吟忘野逕賒。” 宋 周密 《齊東野語·作邑啟事》:“鳴琴堂上,將貽不治事之譏;投巫水中,必得擅殺*人之罪。”
(3).《呂氏春秋·察賢》:“ 宓子賤 治 單父 ,彈鳴琴,身不下堂而 單父 治。”後因用“鳴琴”稱頌地方官簡政清刑,無為而治。 唐 郎士元 《送長沙韋明府》詩:“遙知訟堂里,佳政在鳴琴。” 明 王錂 《尋親記·修築》:“下官 封丘縣 宰是也。才非雉錦,政忝鳴琴。” 清 陳夢雷 《贈臬憲於公》詩:“製錦功偏著,鳴琴政自循。”
沈鬱
亦作“沉鬱”。1.沉悶憂鬱。 晉 陸機 《思歸賦》:“伊我思之沉鬱,愴感物而增深。” 唐 李益 《城西竹園送裴佶王達》詩:“愴懷非外至,沉鬱自中腸。” 茅盾 《創造》一:“在沉鬱的心緒中, 君實 又回憶起 嫻嫻 和他的一切瑣屑的齟齬來。” 夏丏尊 葉聖陶 《文心》十四:“含有莊重、畏敬、謹慎、沉鬱、悲哀、仁慈、疑惑等感情的文句,全體須緩;含有快活、確信、憤怒、驚愕、恐怖、怨恨等感情的文句,全體須急。”
(2).深刻含蘊;深沉蘊藉。 漢 劉歆 《與揚雄書》:“非 子云 澹雅之才,沉鬱之思,不能經年鋭精,以成此書。” 宋 嚴羽 《滄浪詩話·詩評》:“ 子美 不能為 太白 之飄逸, 太白 不能為 子美 之沉鬱。” 清 陳廷焯 《白雨齋詞話》卷一:“作詞之法,首貴沉鬱,沉則不浮,鬱則不薄。顧沉鬱未易強求,不根柢於《風》、《騷》,烏能沉鬱!”
呂陶名句,西風起高原一首奉送應之太博東歸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