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洪咨夔的《和黎德升贈別》
全文:
朱弦無繁聲,大羹有至味。
人惟不苟同,終亦不苟異。
鹹戒鹹其腓,賁取賁其趾。
出處進退間,當思古人齒,嗟予何為者,涉世聊復爾。
來從吳盡頭,直到蜀築底。
赫日青石裂,淒風黃葉委。
道旁幾揶揄,得已猶不已。
君如細柳軍,堅壁閱兒戲。
又如渥窪馬,超軼不受縶。
客窗日相從,肝膽瑩彼已。
偏校紛已侯,憐我尚猿臂。
胸藏數萬甲,智絕三十里。
清談對夜分,常恨世少治。
酒酣或怒罵,天下無真是。
佞夫戴髑髏,請劍淬越砥。
長亭楊柳黃,妙語鮑謝體。
不作兒女別,相期青雲器。
深沉老元戎,夢寐古輿地。
視師薄郾城,受甲高熊耳。
相與善籌之,寒草春無際。
參考注釋
視師
謂督率軍旅。《國語·晉語三》:“公御 秦 師,令 韓簡 視師。” 唐 柳宗元 《平淮夷雅·皇武》:“錫汝斧鉞,其往視師。” 明 唐順之 《祭祖廟文》:“ 順之 欽承敕命,視師 浙 直 。” 郭希仁 《從戎紀略》:“是日余與 劉俊生 赴 店張 視師。”
熊耳
(1).山名。在 河南省 宜陽縣 。 秦嶺 東段支脈。《書·禹貢》:“導 洛 自 熊耳 。” 孔 傳:“在 宜陽 西。”《後漢書·劉盆子傳》:“ 樊崇 乃將 盆子 及丞相 徐宣 以下三十餘人肉袒降……積兵甲 宜陽城 西,與 熊耳山 齊。”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洛水》:“ 洛水 之北有 熊耳 ,雙巒競舉,狀同熊耳。在 宜陽 也。” 宋 陸游 《小出塞曲》:“明日受降處,甲齊 熊耳 高。”
(2).山名。在 湖南省 。《史記·封禪書》:“南伐至 召陵 ,登 熊耳山 以望 江漢 。” 司馬貞 索隱引《荊州記》:“ 耒陽 、 益陽 二縣東北有 熊耳 ,東西各一峯,狀如熊耳,因以為名。”
洪咨夔名句,和黎德升贈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