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唐代皇甫冉的《賦得郢路悲猿》
全文:
悲猿何處發,郢路第三聲。
遠客知秋暮,空山益夜清。
啾啾深眾木,噭噭入孤城。
坐覺盈心耳,翛然適楚情。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何處
哪裡,什麼地方。《漢書·司馬遷傳》:“且勇者不必死節,怯夫慕義,何處不勉焉!” 唐 王昌齡 《梁苑》詩:“萬乘旌旗何處在?平臺賓客有誰憐?”《宋史·歐陽修傳》:“ 脩 論事切直,人視之如仇,帝獨奬其敢言,面賜五品服。顧侍臣曰:‘如 歐陽脩 者,何處得來?’” 茅盾 《一個女性》五:“但是何處有愛呢?何處是愛呢?”
郢路
(1).通往 郢都 的路途。謂重返國門之路。《楚辭·九章·抽思》:“惟 郢 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
(2).喻指歌壇文場。 唐 駱賓王 《上齊州張司馬啟》:“雖雅調清歌,誠寡和於 郢 路。” 唐 李白 《感遇》詩之四:“ 巫山 賦綵雲, 郢 路歌《白雪》。舉國莫能和, 巴 人皆捲舌。”
第三聲
(1).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江水二》:“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淒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絶,故漁者歌曰:‘ 巴 東 三峽 巫峽 長,猿鳴三聲淚沾裳。’”因以“第三聲”指令人淒切的猿鳴聲。 唐 戴叔倫 《和崔法曹建溪聞猿》:“聞道 建溪 腸欲斷,的知斷著第三聲。” 唐 李端 《送客賦得巴江夜猿》:“ 楚 人皆掩淚,聞到第三聲。”
(2).指國語陰平、陽平、上、去四類字調中的上聲。如“板”“此”“鬼”“也”等字調為第三聲。
皇甫冉名句,賦得郢路悲猿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