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陳文蔚的《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
全文:
人生邂後如岐路,南北東西忽離聚。
淵明本賦歸去來,保社乃今隨所寓。
讀書不雜囂塵聲,好在園林最幽處。
朱橋跨出林陰外,一水繞庭將綠護。
有時小立憑危欄,臨風不忍空歸去。
矧逢暑夕遠燈火,杖策月林時散步。
更深每與二三子,輟寐每為清景駐。
山高望望北斗低,花香拂拂南薰度。
擬將胸次滌河漢,不管衣巾濕風露。
清談未必真廢事,言下應當有微悟。
不妨俯仰更觀察,此意直須起訓詁。
郊墟次第新涼入,自可燈窗窮入暮。
凡人努力在年少,老大悲傷欲何訴。
嗟予學古雖有志,蹭蹬獨為一生誤。
鳶魚性分信機淺,風月情懷乃天賦。
歸哉要結園綺徒,清夜團欒繞庭樹。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人生
(1) 人一生中的活動
(2) 人從出生到死亡的整個過程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宋· 文天祥《過零丁洋》
(3) 與人的關係生疏,不熟悉
人生地疏
岐路
(1).岔路。《列子·說符》:“ 楊子 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 楊氏 之豎追之。 楊子 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岐路。’” 三國 魏 曹植 《美女篇》詩:“美女妖且閒,採桑岐路間。” 明 沉鯨 《雙珠記·僧榻傳音》:“事參商,心悒怏,岐路多亡羊。”《儒林外史》第一回:“人生南北多岐路,將相神仙,也要凡人做。”
(2).指離別分手處。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別易會難,古人所重; 江 南餞道,下泣言離……北間風俗,不屑此事,岐路言離,歡笑分首。” 唐 王勃 《杜少府之任蜀州》詩:“海記憶體知己,天涯若比鄰。無為在岐路,兒女共沾巾。”
(3).比喻官場中險易難測的前途。《後漢書·鄧彪等傳論》:“統之,方軌易因,險塗難御。故昔人明慎於所受之分,遲遲於岐路之間也。” 唐 元稹 《酬樂天得微之詩知通州事因成》詩之三:“滿身沙蝨無防處,獨腳山魈不奈何。甘受鬼神侵骨髓,常憂岐路處風波。”
(4).不正當的途徑。 唐 張固 《幽閒鼓吹》:“ 德裕 為兵部尚書,自得岐路,必當大拜, 宗閔 多方阻之未效。”
(5).即岐路人。江湖藝人。 明 朱有燉 《半夜朝元》第一折:“便休將財物逞,則俺這潑岐路恩情似畫餅。”
南北
(1) 北方和南方
(2) 南端到北端之間的距離
東西
(1) 泛指各種具體或抽象的事物
吃東西
寫東西
(2) 特指人或動物(常含喜愛或厭惡的情感)
這小東西真可愛
媽,別理這東西,小心吃了他們的虧。——曹禺《雷雨》
離聚
分和合,聚和散。 宋 張先 《夢仙鄉》詞:“離聚此生緣,無計問離聚。”
陳文蔚名句,夏夜露坐偶書且勉同學子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