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

石孝友寶鼎現(上元上江西劉樞密)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石孝友的《寶鼎現(上元上江西劉樞密)》

全文:
雪梅清瘦,月桂圓冷,天街新霽。
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
正拜舞、捧玉卮為壽,花滿香鋪鳳髓。
罄禹穴、胥濤萬頃,春入南山聲里。
鼎軸元老詩書帥。
體宸衷、雙奉親意。
勤色養、行春惜花,夜歡宴、瑤池衣彩戲。
鼓淑氣、遍湖山千里。
驚破慳紅澀翠。
笑那個痴兒無賴。
打得金魚墜地。
休念太守當年,曾手把青藜照字。
對珠簾雲棟,收拾太平歌舞輟。
慶母愛、小寬王事。
餘瀝□腸,看不日、歸步沙堤,又贊重華孝治。

石孝友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石孝友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書法作品欣賞
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帝輦

天帝或皇帝之車。 南朝 梁 劉孝威 《烏生八*九子》詩:“高飛帝輦側,遠託日輪中。” 唐 蘇瓌 《興慶池侍宴應制》詩:“瑞鳳飛來隨帝輦,祥魚出戲躍王舟。”

三朝

(1).正月一日。為歲、月、日之始,故曰三朝。《文選·班固<東京賦>》:“春王三朝,會同 漢 京。” 李善 註:“三朝,歲首朔日也。”《漢書·孔光傳》:“歲之朝,曰三朝。” 顏師古 註:“歲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 唐 耿湋 《元日早朝》詩:“九陌朝臣滿,三朝候鼓賒。” 宋 楊萬里 《誠齋荊溪集序》:“戊戌三朝,時節賜告,少公事,是日即作詩。”

(2).謂三日。 唐 李白 《上三峽》詩:“三朝上 黃牛 ,三暮行太遲。三朝又三暮,不覺鬢成絲。”

(3).舊時婚後或出生後第三日均稱“三朝”。 宋 吳自牧 《夢粱錄·嫁娶》:“三日,女家送冠花、彩段、鵝蛋……並以茶餅鵝羊果物等合送去壻家,謂之‘送三朝禮’也。”《四遊記·玉帝起賽寶通明會》:“卻説那小公子 靈光 ,纔三朝便能言語。” 清 孫枝蔚 《新嫁娘》詩:“從今愁婦職,人莫羨三朝。”

(1).外朝、內朝、燕朝。《周禮·秋官·朝士》“朝士掌建邦外朝之法” 漢 鄭玄 註:“ 周 天子諸侯,皆有三朝。外朝一,內朝二。內朝之在路門內者或謂之燕朝。” 宋 葉夢得 《石林燕語》卷二:“古者天子三朝:外朝、內朝、燕朝。外朝在王宮庫門外,有非常之事以詢萬民於宮中。內朝在路門外,燕朝在路門內,蓋內朝以見羣臣,或謂之路朝,燕朝以聽政,猶今之奏事,或謂之燕寢。”

(2).指前後三代君主統治的時期。 唐 李德裕 《離平泉馬上作》詩:“十年紫殿掌洪鈞,出入三朝一品身。” 唐 李遠 《贈寫御容李長史》詩:“三朝供奉無人敵,始覺 僧繇 浪得名。” 宋 蘇軾 《題永叔會老堂》詩:“三朝出處共雍容,歲晚交情見二公。”

薄暮

傍晚

每薄暮下管鍵。——清· 方苞《獄中雜記》

加以薄暮逆夷又發火燒潮音街。——《廣州軍務記》

催促

使趕快進行某事或使某事的進程加快

他們催促她快買飲料

燭龍

(1).古代神話中的神名。傳說其張目(亦有謂其駕日、銜燭或珠)能照耀天下。《山海經·大荒北經》:“西北海之外, 赤水 之北,有 章尾山 。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 燭龍 。”《楚辭·天問》:“日安不到, 燭龍 何照?” 王逸 註:“言天之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也。”《文選·謝惠連<雪賦>》:“若乃積素未虧,白日朝鮮,爛兮若 爥龍 銜燿照 崑山 。” 李周翰 註:“ 爥龍 , 崑山 神也,常銜爥以照。” 唐 吳筠 《遊仙》詩之十九:“ 燭龍 發神曜,陰野彌煥炳。” 元 張憲 《燭龍行》:“ 燭龍 , 燭龍 ,女(汝)居 陰山 之陰,大漠之野……虵身人面髮如赭,銜珠吐光照天下。” 黃宗英 《橘》:“ 燭龍 啊, 燭龍 ,你口裡含著明燭。相傳北極日月照不到,你會含燭騰空去照耀。”參閱 清 俞正燮 《癸巳存稿·燭龍》。

(2).借指太陽。 唐 李邕 《日賦》:“燭龍照灼以首事,踆烏奮迅而演成。” 明 謝讜 《四喜記·喜逢甘雨》:“望長空燭龍燄消,長驅旱魃師碧濤。”

石孝友名句,寶鼎現(上元上江西劉樞密)名句

詩詞推薦

想帝輦、三朝薄暮,催促燭龍開扇雉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