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

吳潛小至三詩呈景回制乾並簡同官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潛的《小至三詩呈景回制乾並簡同官》

全文:
六十三餘七十翁,頗從靜里得些工。
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
荔挺生來元不死,葭灰塞處自能通。
古今宇宙渾如眩,康節何煩企下風。

吳潛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吳潛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書法作品欣賞
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陰陽

(1)

(2) 古代哲學概念。古代樸素的唯物主義思想家把矛盾運動中的萬事萬物概括為“陰”、“陽”兩個對立的範疇,並以雙方變化的原理來說明物質世界的運動

陰陽易位。——《楚辭·屈原·涉江》

(3) 日月運轉之學

陰陽曆算。——《後漢書·張衡傳》

研核陰陽。

(4) 天氣的變化

陰陽之變。——《呂氏春秋·察今》

塵塵

(1).佛教語。猶言世界。 宋 蘇軾 《遷居》詩:“吾生本無待,俯仰了此世。念念自成刼,塵塵各有際。” 趙次公 註:“佛以世界為塵,塵塵有際,言物各有世界也。” 宋 范成大 《十月二十六日偈》:“窗外塵塵事,窗中夢夢身。”

(2).佛教語。猶言世世;無量數。 唐 常達 《山居八詠》之五:“真性寂無機,塵塵祖佛師。” 宋 蘇軾 《夢齋銘》:“夢覺之間,塵塵相授,數傳之後,失其本矣。” 清 龔自珍 《己亥雜詩》之八一:“歷刼如何報佛恩?塵塵文字以為門。”

天地

(1) 天和地。指自然界和社會

天地山川。——宋· 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天地之聞。——清· 黃宗羲《原君》

天地之大

震動天地。——明· 張溥《五人墓碑記》

(2) 比喻人們活動的範圍

(3) 指天地之間,自然界

天地之精也。——《呂氏春秋·慎行論》

天地百法乎。——清· 洪亮吉《治平篇》又

天地調劑之法也。

天地不能生人。

天地之所以養人也。

物物

各種東西,各種事物

物物各自異。——《玉台新詠·古詩為焦仲卿妻作》

一物以與物物爭。——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吳潛名句,小至三詩呈景回制乾並簡同官名句

詩詞推薦

  • 和游谷山

    釋德洪宋代〕潁皋擘窠書棐幾,玉勒銀鉤照林麓。山堂聚觀雜賢鄙,人人歡然如所欲。獨餘耆年視凝遠,就觀尚如隔羅縠。筠床
  • 學佛吟

    邵雍宋代〕飽食豐衣不易過,日長時節奈愁何。求名少日投宣聖,怕死老年親釋迦。妄欲斷緣緣愈重,徼求去病病還多。長江
  • 沁園春

    劉過宋代〕畫鷁凌空,紅旗翻雪,靈鼉震雷。嘆沈湘去國,懷沙弔古,江山凝恨,父老興哀。正直難留,靈修已化,三戶真能
  • 平時兄弟間十三章四句送定叟弟之官桂林

    張栻宋代〕平時兄弟間,未省別離味。別時已不堪,別後何由慰。
  • 春日雜興四首

    張耒宋代〕客從遠方來,遺我昭華管。吹之幻人心,異境生虛窾。磝磝青嶂橫,決決春流滿。馬蹄交狹斜,車轂錯平坦。士女
  • 陪子瞻游百步洪

    蘇轍宋代〕城東泗水平如席,城頭遠山銜落日。輕舟鳴櫓自生風,渺渺江湖動顏色。中洲過盡石縱橫,南去清波頭盡白。岸邊
  • 次宣州太守韻

    林宗放宋代〕肯將荷政削民廬,好把寬仁答乘輿。襦袴勝夸今日富,春秋欣見有年書。門施水薤何須爾,庭臥桁楊只晏如。擬頌
  • 潘閬宋代〕散拽禪師來踘蹴,亂拖游女上鞦韆。
  • 次劉學錄梅韻

    陳宓宋代〕瓊裾初到似含羞,剩擬人間款曲留。只恐寒夜歸去蚤,先須秉燭問端由。
    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 詩詞名句
  • 雙槐

    張耒宋代〕老去相看終慘澹,秋來無賴對婆娑。任從葉逐西風去,要聽庭寬夜雨多。
陰陽理向塵塵見,天地心於物物同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