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秦觀的《曾子固哀詞》
全文:
皇受命而熙洽兮,實千祀而一時。
協氣鬱而四塞兮,與盛德其俱升。
麟鳳出而帝午兮,猶氤氳而扶輿。
篤生我公兮,以文章為世師。
公神禹之苗裔兮,肇子爵而鄫封。
逮去邑而為氏兮,季葉汨其南征。
祖騫翔而績著兮,考蜷局而文鳴。
公既生而多艱兮,踵祖武而好修。
既輕車又良御兮,遂大放乎厥詞。
發天人之奧秘兮,約六藝而成章。
元氣含而未泄兮,洞芒芴而窅冥。
挽天河而一瀉兮,物應手而華昌。
揖揚馬使先路兮,鹹告公曰不敢。
彼崔蔡之紛紛兮,孰雲窺其藩翰。
辰來遲而去速兮。
固前修以跋疐。
方盤礡而上征兮,遽相羊而補外。
皇揆公之忠誠兮,即商墟而賜環。
紬史諜乎東觀兮,裁誥命乎西垣。
典章絕而復作兮,世爭睹而快先。
正經緯乎終古兮,配維斗而昭然。
變化詭而難常兮,雖司命其或昧。
忽遭艱而去國兮,遂銜哀而即世。
述作紛其具存兮,悵爽露之焉詣。
信百年不斯須兮,遒電滅而焱逝。
天不憖遺一老兮,固縉紳之所傷。
矧不肖以薄技兮,早獲進於門牆。
路貫江而修阻兮,曾莫奠乎酒漿。
悲填膺而茀郁兮,聊自托於斯文。
名句書法欣賞
參考注釋
變化
事物產生新的狀況
初漸謂之變,變時新舊兩體俱有;變盡舊體而有新體,謂之化。——《禮記·中庸》疏
一爭一擇,而變化之事出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則天道變化,不主故常是正。——〔英〕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司命
(1).星名。文昌的第四星。《周禮·春官·大宗伯》:“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飌師、雨師。” 鄭玄 註:“司命,文昌宮星。”《史記·天官書》:“斗魁戴匡六星曰文昌宮……四曰司命。” 司馬貞 索隱引《春秋元包命》:“司命主老幼。”
(2).星名。三台中的上台二星。《晉書·天文志上》:“三台……上台為司命,主壽。”
(3).星名。虛宿北的二星。《宋史·天文志三》:“司命二星,在虛北,主舉過、行罰、滅不祥,又主死亡。”
(4).神名。《禮記·祭法》:“王為羣姓立七祀,曰 司命 ……” 孔穎達 疏:“ 司命 者,宮中小神。 熊 氏云:非天之 司命 ,故祭於宮中。”
(5).神名。掌管生命的神。《莊子·至樂》:“吾使 司命 復生子形,為子骨肉肌膚。” 晉 葛洪 《抱朴子·金丹》:“服之百日,肌骨強堅;千日, 司命 削去死籍,與天地相畢,日月相望。” 周立波 《山鄉巨變》下二十:“他的東西不容易到手,我心裡運神,既然送上門來了,收了再說。不收, 司命菩薩 也要見怪的。”
(6).神名。灶神。 宋 孟元老 《東京夢華錄·十二月》:“二十四日交年,都人至夜請僧道看經,備酒果送神,燒合家替代錢紙,帖灶馬於灶上,以酒糟塗抹灶門,謂之醉 司命 。”
(7).掌握命運。亦指關係命運者。《管子·國蓄》:“五穀食米,民之司命也。”《孫子·虛實》:“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 張預 註:“故敵人死生之命,皆主於我也。” 唐 元稹 《李踐方大理寺丞制》:“大理寺專獄犴視刑書,我國家生人之司命也。任非其才,為患不細。” 元 高文秀 《襄陽會》第二折:“馬乃將之司命,盜了馬步驟難熬。” 鄭觀應 《盛世危言·商務》:“船主管輪,為一船司命之主,任大而責重。”
(8).主管詔令。《文選·揚雄<羽獵賦>》:“熒惑司命,天弧發射。” 呂向 註:“司,主也。令主天子之命。”
(9). 新莽 官名。主管軍事。《漢書·王莽傳中》:“置五威司命……司命司上公以下。”《漢書·王莽傳中》:“內置司命軍正……誠欲以司不奉命,令軍人鹹正也。”
秦觀名句,曾子固哀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