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峰寺漫題原文
有寺卻無僧,此意人知否。
艱得賜紫流,得亦名利藪。
不如付碧峰,面目本來有。
設問那開門,曰付鹿為守。
詩詞問答
問:碧峰寺漫題的作者是誰?答:乾隆
問:碧峰寺漫題寫於哪個朝代?答:清代
問:乾隆的名句有哪些?答:乾隆名句大全
注釋
1. 押有韻 出處:御製詩五集卷五十八
2. 僧之通禪理者以賜紫為榮
參考注釋
賜紫
唐 宋 時三品以上官公服為紫色,五品以上官為緋色,官位不及而有大功,或為皇帝所寵愛者,特加賜紫或賜緋,以示尊寵。《新唐書·牛叢傳》:“即賜金紫,謝曰:‘臣今衣刺史所假緋,即賜紫,為越等。’” 金 王處 《青玉案》詞:“三宣賜紫 天長觀 ,一闡清風岸。” 清 昭槤 《嘯亭續錄·大臣賜紫》:“國初諸勛臣以開創大功賜紫者,不乏其人。”
利藪
財利的聚集處。《警世通言·金令史美婢酬秀童》:“那庫房舊例,一吏輪管兩季,任憑縣主隨意點的。眾吏因見是個利藪,人人思想要管。” 鄒魯 《中國同盟會》八:“政府視為利藪,官吏視為肥差。” 范文瀾 蔡美彪 等《中國通史》第三編第二章第四節:“足見 唐德宗 以後,茶是朝廷重要的利藪。”
不如
表示前面提到的人或事物比不上後面所說的
天時不如地利。——《孟子·公孫丑下》
自以為不如。——《戰國策·齊策》
面目
(1) 相貌
面目可憎
(2) 事物的外表、形態;面貌
還其本來面目
入世之面目。——清· 全祖望《梅花嶺記》
忠烈之面目
(3) 比喻事物所呈現的景象
顯出廬山真面目
(4) 指面子、臉面
愧無面目見人
何面目以歸漢。——《漢書·李廣蘇建傳》
何面目見吾邑義士。——清· 邵長蘅《青門剩稿》
本來
(1) 從一開始
(2) 向來,原來
(3) 原先;先前
(4) 理所當然
設問
提出問題,發問。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六:“《伯夷傳》以‘求仁得仁又何怨’之語設問,謂夫子稱其不怨,而《採薇》之詩,猶若未免怨,何也?” 瞿秋白 《赤都心史》四八:“ 蔣夢麟 說‘問題符號滿天飛’,其實就因為問題符號只在飛,可見還不知道怎樣設問,怎樣擺這符號,何況答案!”
開門
敞開大門地;公開地
開門整黨
開門整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