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講儀》
全文:
山城馬足動紅塵,雜沓晨趨服色新。
綿蕞草儀誰所具,傷心半是大廷臣。
參考注釋
山城
(1).依山而築的城市。 北周 庾信 《奉和泛江》:“岸社多喬木,山城足迴樓。” 唐 白居易 《郡中》詩:“鄉路音信斷,山城日月遲。” 宋 歐陽修 《霽後看雪走筆呈元珍判官》詩之二:“山城歲暮驚時節,已作春風料峭寒。” 謝覺哉 《觀花小記》:“ 重慶 是一個美麗的山城。”
(2).指依山固守的營壘。《六韜·鳥雲山兵》:“衢道通谷,絶以武車,高置旌旗,謹勑三軍,無使敵人知吾之情,是謂山城。”
馬足
(1).馬的足。《新唐書·歸登傳》:“ 登 性溫恕,家僮為馬所踶,笞折馬足, 登 知,不加責。”《宋史·韓世忠傳》:“背嵬軍各持長斧,上揕人胸,下斫馬足。”
(2).馬的足力。《史記·孫子吳起列傳》:“ 孫子 見其馬足不甚相遠,馬有上、中、下輩。” 漢 張衡 《東都賦》:“馬足未極,輿徒不勞。”
(3).指破綻。 周克芹 《許茂和他的女兒們》第三章:“她是想支吾了事,怕老漢尋根究底的結果,會把昨晚深夜歸家的馬足露了出來,惹得老漢的又一頓訓斥。”
紅塵
(1) 鬧市的飛塵,借指繁華的社會
紅塵百戲
(2) 佛教指人世間
看破紅塵
雜沓
亦作“ 雜遝 ”。紛雜繁多貌。 南朝 梁 劉勰 《文心雕龍·知音》:“夫篇章雜沓,質文交加,知多偏好,人莫圓該。” 唐 杜甫 《麗人行》:“簫管哀吟感鬼神,賓從雜遝實要津。” 清 錢泳 《履園叢話·臆論·驕奢》:“其暴殄之最甚者,莫過於 吳門 之戲館,當開席時,譁然雜遝,上下千百人,一時齊集,真所謂酒池肉林,飲食如流者也。” 茅盾 《路》五:“接著是雜沓的腳步聲,接著是窗玻璃響。”
晨趨
清早趨行。謂朝參。 唐 杜甫 《八哀詩·故秘書少監武功蘇公源明》:“晨趨閶闔內,足踏宿昔趼。” 唐 劉禹錫 《奉和吏部楊尚書太常李卿二相公策免後即事述懷贈答》:“九天開內殿,百辟看晨趨。”《宋史·世家傳三·吳越錢氏》:“ 俶 小心謹恪,每晨趨行闕,人未有至者, 俶 必先至。”
服色
(1).車馬和祭牲的顏色。歷代各有所尚。《禮記·大傳》:“改正朔,易服色。” 鄭玄 註:“服色,車馬也。” 孔穎達 疏:“謂 夏 尚黑, 殷 尚白, 周 尚赤,車之與馬,各用從所尚之正色也。” 孫希旦 集解:“服,如服牛乘馬之服,謂戎事所乘;若 夏 乘驪, 殷 乘翰, 周 乘騵是也。色,謂祭牲所用之牲色;若 夏 玄牡, 殷 白牡, 周 騂犅是也。”
(2).官員品服和吏民衣著的顏色。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官爵封建·服色》:“《隋禮儀志》曰: 大業 元年, 煬帝 詔 牛弘 、 宇文愷 等創造章服差等:五品已上通著紫袍,六品已下兼用緋緑,胥吏以青,庶人以白,屠商以皁,士卒以黃……《筆談》曰:中國衣冠,自 北齊 全用胡服,窄袖緋緑。此蓋其始也。” 唐 元稹 《於季友授石羽林將軍制》:“榮以服色,列於藩垣。”
(3).衣著的樣式色澤。 晉 乾寶 《搜神記》卷十五:“﹝ 文合 ﹞具説女子姿質服色、言語相反覆本末。令入問女,所言皆同。”《警世通言·蘇知縣羅衫再合》:“那僧人看見 鄭夫人 丰姿服色,不像個以下之人,甚相敬重,請入浄室問訊。” 梁啓超 《變法通議·論不變法之害》:“入 關 之初,即下薙髮之令,頂戴翎枝,端罩馬褂,古無有也,則變服色矣。”
吳當名句,講儀名句
名句推薦
斯民正憔悴,吾輩尚蹉跎
李大釗《幼蘅行未久,相無又去江戶,作此送之》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邦無道,富且貴焉,恥也。
孔子弟子《論語·泰伯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