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讀貞觀政要》
全文:
君子慎言行,其發乃樞機。
出身發乎邇,千里應在茲。
所以古聖王,左右史有司。
匪惟記善惡,亦以謹起居。
遙遙三代下,不乏為君師。
漢文唐太宗,高山予仰跂。
漢帝質無忝,唐皇文有餘。
至今政要書,炳然法則垂。
求賢與納諫,簡編多令儀。
獨於觀史事,不能我無疑。
文皇信英辟,易理豈不知。
九皋鶴聞野,榮辱應不遲。
詎藉金匱藏,卻觀知所為。
遂良執簡記,傳信恆於斯。
秘之不與觀,固也非達宜。
禮雲記動言,非禮戒宴私。
不觀史何據,或者其未思。
善哉劉洎言,人君日月齊。
設遂良不記,天下皆記之。
復如封宇文,至唐皆進規。
使其記隋事,筆應多詭辭。
豈能掩煬惡,煬惡誰直書。
參考注釋
求賢
尋求賢能的人。《詩·周南·卷耳序》:“《卷耳》,后妃之志也,又當輔佐君子,求賢審官,知臣下之勤勞。” 漢 劉向 《說苑·君道》:“故明君在上,慎於擇士,務於求賢。” 唐太宗 《春日玄武門宴群臣》詩:“庶幾保貞固,虛己厲求賢。”《宋史·忠義傳一·李若水》:“正宜置驛求賢,解榻待士,采其寸長遠見,以興治功。”
納諫
(1).接受規勸。多指君主接受臣下進諫。《國語·晉語八》:“納諫不忘其師,言身不失其友。” 唐 陸贄 《貞元九年大赦制》:“納諫如響,任賢勿疑。” 金 王若虛 《臣事實辨》:“臣以進言為忠,君以納諫為聖。”《前漢書平話》卷中:“任用賢士,納諫如流。”《清史稿·高宗紀》:“ 錦縣 生員 金從善 ,以上言建儲立後,納諫施德,忤旨,論斬。”
(2).向君主進諫。 漢 荀悅 《漢紀·昭帝紀》:“及王之徵也, 吉 遂 又數納諫,王不能用,遂至於廢。”
簡編
(1) 內容簡略的著作,也指某一著作的簡略本(多用做書名)
《中國通史簡編》
(2) 泛指書籍
令儀
(1).謂整肅威儀。《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豈弟君子,莫不令儀。” 孔穎達 疏:“雖得王之燕禮,飲酒不至於醉。莫不善其威儀,令可觀望也。”
(2).指美好的儀容、風範。 唐 司空圖 《障車文》:“夫人琁躔濬發,金縷延長,令儀淑德,玉秀蘭芳。” 宋 秦觀 《蔡氏哀詞》:“惟夫人之高誼兮,真一時之女英;既富有此好德兮,又申之以令儀。” 明 謝讜 《四喜記·冰壺重會》:“玉堂重瞻令儀,百朋錫懽情難擬。”
(3).盛美的典禮。《樂府詩集·燕射歌辭三·周朝饗樂章》:“衣冠濟濟,鐘磬洋洋,令儀克盛,嘉會有章。”
乾隆名句,讀貞觀政要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