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王賜第奉朝謁,九服效職爭梯航

張耒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天:應天寺有五聖御容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張耒的《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天:應天寺有五聖御容》

全文:
唐衰五季更披猖,社稷反手看興亡。
山河分裂流戰血,積骨被野號豺狼。
中原正朔不出境,九州豪傑爭侯王。
生民禍難冤痛極,腥穢上達乾穹蒼。
真人龍飛萬物睹,天命自至誰能當。
靈旗指揮四海一,氛祲殄滅和風翔。
降王賜第奉朝謁,九服效職爭梯航
百年積累到今日,運祚方與乾坤長。
佛宮原廟廣孝敬,嚴致守衛勤烝嘗。
陰陰秘寢鎖遺像,矗矗畫戟羅蕭牆。
衣冠具列虛仗儼,龍駕不反遺弓藏。
子孫億載千萬世,永與清洛流湯湯。

張耒詩詞大全

名句書法欣賞

張耒降王賜第奉朝謁,九服效職爭梯航書法作品欣賞
降王賜第奉朝謁,九服效職爭梯航書法作品

參考注釋

賜第

(1).賞賜宅第;賞賜的宅第。《晉書·賀循傳》:“ 循 羸疾不堪拜謁,乃就加朝服,賜第一區,車馬牀帳衣褥等物。” 清 吳偉業 《和王太常西田雜興韻》之七:“城中賜第書千卷,祠下豐碑柳十圍。”

(2).謂賜及第。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學校貢舉·唱名》:“《宋朝會要》曰:‘ 雍熙 二年三月十五日, 太宗 御 崇政殿 試進士, 梁顥 首以程試上進,帝嘉其敏速,以首科處焉。十六日,帝按名一一呼之,面賜及第。’唱名賜第,蓋自是為始。”《遼史·聖宗紀》:“以 瀋州 節度副使 張傑 為節度使,其皇城進士 張人紀 、 趙睦 等二十二人入朝,試以詩賦,皆賜第。” 元 黃溍 《上京道中雜詩·槍竿嶺》:“憶昔賜第歸,吾母適初度。”

朝謁

(1).謂參見尊者。 漢 劉向 《列女傳·魯之母師》:“大夫美之,言於 穆公 ,賜母尊號曰‘母師’。使朝謁夫人,夫人諸姬皆師之。”《後漢書·法雄傳》:“明年, 伯路 復與 平原 劉文河 等三百餘人稱使者,攻 厭次 城,殺長吏,轉入 高唐 ,燒官寺,出繫囚,渠帥皆稱將軍,共朝謁 伯路 。” 楊尚武 《追匪記》:“這副扛架不知是多少年以前被餓死的人留下的:也許是生意人,也許是往 拉薩 朝謁的 藏 民。”

(2).入朝覲見。《後漢書·東夷傳·三韓》:“ 光武 封 蘇馬諟 為 漢廉斯邑君 ,使屬 樂浪郡 ,四時朝謁。” 宋 文瑩 《玉壺清話》卷一:“ 趙參政 自 延安 還,因事被劾於尚書省,久不許見。時公( 武惠 )已復密使,三抗疏力雪之,方許朝謁,士論嘆伏。” 明 沉德符 《野獲編·列朝二·工匠見知》:“按 奉天 等三殿並 奉天門 災,在 嘉靖 三十六年四月。時上迫欲先成門工,以便朝謁。”

九服

(1).王畿以外的九等地區。《周禮·夏官·職方氏》:“乃辨九服之邦國:方千里曰王畿,其外方五百里曰侯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甸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采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衛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蠻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夷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鎮服,又其外方五百里曰藩服。”《三國志·魏志·何夔傳》:“先王辨九服之賦以殊遠近,制三典之刑以平治亂。”

(2).指全國各地區。 南朝 梁 沉約 《法王寺碑》:“濟橫流而臣九服,握乾綱而子萬姓。”《周書·文帝紀下》:“俾九服寧謐,誠賴翊贊之功。” 清 魏源 《<聖武記>敘》:“人見其令雷行於九服,而不知其令未至階闥也。”

(3).古代王和後的九種服制。《周禮·天官·屨人》“掌王及後之服屨” 漢 鄭玄 註:“王吉服有九。” 宋 王應麟 《國小紺珠·制度·九服》:“九服:冕服六(大裘至玄冕),弁服三(韋弁、文弁、冠弁)。”

效職

盡職。 唐 韓愈 《賀雨表》:“龍神效職,雷雨應期。”

梯航

(1).梯與船。登山渡水的工具。 唐 呂溫 《與族兄皋請學<春秋>書》:“翹企聖域,莫知所從,如仰高山、臨大川,未獲梯航,而欲濟乎深、臻乎極也。” 清 趙翼 《八十自壽》詩:“炎徼風清無瘴癘,蠻陬地闢有梯航。”

(2).引申指有效的途徑。 明 謝榛 《四溟詩話》卷三:“悟不可恃,勤不可間;悟以見心,勤以盡力:此學詩之梯航也。”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白於玉》:“曩所授,乃《黃庭》之要道,仙人之梯航也。”

(3).亦作“ 梯杭 ”。“梯山航海”的省語。謂長途跋涉。 唐玄宗 《賜新羅王》詩:“玉帛遍天下,梯杭歸上都。”杭,通“ 航 ”。 宋 張孝祥 《念奴嬌·仲欽提刑仲冬行邊》詞:“梯航入貢,路經頭痛身熱。”

(4).指水陸交通。 明 梁辰魚 《浣紗記·治定》:“而今應受天王寵,看萬國梯航一旦通。” 嚴復 《論世變之亟》:“自勝代末造,西旅已通,迨及國朝,梯航日廣。”

(5).比喻引薦人才。 唐 黃滔 《啟刑部鄭郎中》:“郎中模楷詞林,梯航名路,每慮或遺於片善,常憂不採於一言。”

張耒名句,和陳器之詩四首朝應天:應天寺有五聖御容名句

詩詞推薦

降王賜第奉朝謁,九服效職爭梯航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