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媒入貢漢天子,銅柱重聞馬伏波

吳儆宴邕守樂語

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吳儆的《宴邕守樂語》

全文:
騶馭曾鳴帝里珂,一麾出守古牂牁。
龍媒入貢漢天子,銅柱重聞馬伏波
萬里爭傳麒麟像,滿城歡唱舊襦歌。
著人茉莉花如雪,不醉花前花奈何。

吳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龍媒

(1).《漢書·禮樂志》:“天馬徠龍之媒。” 顏師古 注引 應劭 曰:“言天馬者乃神龍之類,今天馬已來,此龍必至之效也。”後因稱駿馬為“龍媒”。《晉書·庾亮傳論》:“馬控龍媒,勢成其逼。” 宋 王安石 《追傷河中使君修撰陸公》詩之二:“ 皖城 初得故人詩,嘆息龍媒踠壯時。”

(2).喻俊才。 唐 楊炯 《後周明威將軍梁公神道碑》:“於是龍媒間出,麟駒挺生。 伯樂 多謝於精微, 日磾 有慙於牧養。” 唐 高適 《和賀蘭判官望北海作》:“長鳴謝知己,所愧非龍媒。” 清 汪懋麟 《送子靜主桂林省試》詩之二:“只為 雄 文工《羽獵》,故教絶域訪龍媒。”

(3).指土龍。迷信者用土製成龍狀,以為可招誘真龍來降雨。 北周 庾信 《和李司錄喜雨》:“臨河沉璧玉,夾道畫龍媒。” 倪璠 註:“《新論》:‘ 劉歆 曰:致雨具作土龍。龍見者輒有風雨,起以迎送之,故緣其象類而為之。’”

(4). 唐 御馬廄六閒之一。《新唐書·兵志》:“又以尚乘掌天子之御。左右六閒:一曰飛黃,二曰吉良,三曰龍媒,四曰騊駼,五曰駃騠,六曰天苑。”

入貢

(1).向朝廷進獻財物土產。《周禮·秋官·小行人》:“令諸侯春入貢,秋獻功,王親受之,各以籍禮之。”《漢書·匈奴傳上》:“﹝ 武王 ﹞放逐戎夷 涇 洛 之北,以時入貢,名曰荒服。” 宋 蘇軾 《論高麗買書利害札子》之一:“臣伏見 高麗 人使,每一次入貢,朝廷及 淮 浙 兩路賜予餽送燕勞之費,約十餘萬貫,而修飾亭舘,騷動行市,調發人船之費不在焉。”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談·談異五·荷蘭刀劍》:“ 康熙 六年, 荷蘭國 入貢,其貢物有劒八枚。”

(2).謂貢士入京參加會試。貢士,指鄉貢考試合格者。 唐 齊己 《荊州貫休大師舊房》詩:“入貢文儒來請益,出官卿相駐過尋。”

天子

古以君權為神所授,故稱帝王為天子

歸來見天子。——《樂府詩集·木蘭詩》

天子坐明堂。

銅柱

(1).銅製的支撐建築物的柱子。《史記·孝武本紀》:“其後則又作 栢梁 、銅柱、承露僊人掌之屬矣。” 明 何景明 《易水行》:“手持匕首摘銅柱,事已不成空駡倨。”《新民晚報》1990.8.5:“白玉般的礎石上聳立著粗大的銅柱。”

(2).神話傳說中的天柱。《神異經·中荒經》:“ 崑崙之山 ,有銅柱焉,其高入天,所謂天柱也。”

(3).銅製的作為邊界標誌的界樁。《後漢書·馬援傳》“嶠南悉平” 李賢 注引 晉 顧微 《廣州記》:“ 援 到 交阯 ,立銅柱,為 漢 之極界也。” 唐 張渭 《杜侍御送貢物戲贈》詩:“銅柱朱崖道路難, 伏波 橫海舊登壇。” 清 趙翼 《陔餘叢考·馬氏銅柱有三》:“ 馬援 所立銅柱在 林邑國 ……此 漢 時所立銅柱在 交趾 者也; 馬總 為 安南 都護,建二銅柱於 漢 故處,劖著 唐 德,兼以明 伏波 之裔,此 唐 時所立銅柱亦在 交阯 者也; 五代 史 馬希范 攻 溪州 蠻,降之,乃立銅柱為表,命學士 李皋 銘之,此 五代 時所立銅柱在 五溪 者也。”

馬伏

猶馬爬。《金**梅詞話》第七五回:“良久,又令他馬伏在下,直舒雙足, 西門慶 披著紅綾被騎在他身上。”

吳儆名句,宴邕守樂語名句

詩詞推薦

龍媒入貢漢天子,銅柱重聞馬伏波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