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離不讓洞庭南,玉液瓊漿珠顆含

乾隆橘·其二

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橘·其二》

全文:
離離不讓洞庭南,玉液瓊漿珠顆含
未免一籌輸土物,春前進到九頭柑。

乾隆詩詞大全

參考注釋

離離

(1).盛多貌。《詩·小雅·湛露》:“其桐其椅,其實離離。” 毛 傳:“離離,垂也。” 鄭玄 箋:“其實離離,喻其薦俎禮物多於諸侯也。” 孔穎達 疏:“言二樹當秋成之時,其子實離離然垂而蕃多,以興其 杞 也其 宋 也二君於王燕之時,其薦俎眾多。”《文選·張衡<西京賦>》:“神木靈草,朱實離離。” 薛綜 註:“離離,實垂之貌。” 前蜀 貫休 《經弟妹墳》詩:“淚不曾垂此日垂,山前弟妹塚離離。” 宋 葉適 《哀鞏仲至》詩:“君文蚤貴重, 蜀 錦載胡車,離離三千首,雅正排淫哇。”

(2).濃密貌。 三國 魏 曹操 《塘上行》:“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 唐 陳昌言 《白日麗江皋》詩:“鬱鬱長堤土,離離淺渚毛。” 明 高啟 《與杜進士寅登白蓮閣對雨》詩:“遠愁高樹共離離,風逆潮聲上浦遲。” 清 陳夢雷 《青青河畔草》詩:“離離萬丈松,青青河畔草。” 李瑛 《戰鬥的城》詩:“如今,我看見當年簽約的樓閣,早埋進離離的荒草。”

(3).井然有序貌。《尚書大傳》卷三:“《書》之論事也,昭昭若日月之明,離離若參辰之錯行。” 三國 魏 何晏 《景福殿賦》:“皎皎白間,離離列錢。” 隋 虞世基 《講武賦》:“始軒軒而鶴舉,遂離離以雁行。” 宋 蘇軾 《寄蘄簟與蒲傳正》詩:“ 蘭溪 美箭不成笛,離離玉筯排霜脊。”

(4).曠遠貌;空貌。 宋 蘇軾 《郭熙畫秋山平遠》詩:“離離短幅開平遠,漠漠疎林寄秋晚。” 明 唐寅 《金粉福地賦》:“碧瑣離離,素*女窺月中之影;白榆歷歷,青龍伏天上之形。”

(5).明亮貌;光鮮貌。 五代 齊己 《還人卷》詩:“金梭札札文離離, 吳 姬 越 女羞上機。” 明 唐寅 《七夕贈織女》詩:“神雲矯矯月離離,帝子飃颻即故期。” 孫世偉 《克庵寄示蒞閩以來詩稿哀時感物憂讒畏譏賦此以志同聲之感並呈朴庵》:“西維星象離離變,南海秋潮暗暗沉。”

(6).引申為光彩、光榮。 清 曾國藩 《彭母曾孺人墓志銘》:“離離令問,匪邇伊遙。”

(7).清晰貌;分明貌。 唐 李白 《扶風豪士歌》:“撫長劍,一揚眉,清水白石何離離。” 王琦 註:“即水清石見之意。” 明 李東陽 《赤壁圖歌》:“姦雄僭竊何足數,青史離離後人看。”

(8).隱約貌。 唐 盧綸 《奉和戶曹叔夏夜寓直寄呈同曹諸公並見示》:“亂螢光熠熠,行樹影離離。” 唐 李賀 《長歌續短歌》:“夜峯何離離,月明落石底。” 明 張居正 《人日對雪贈朱鎮山》詩:“九逵密如繡,雙闕影離離。”

(9).若斷若續貌;相連貌。 隋 盧思道 《孤鴻賦》:“行離離而高逝,響噰噰而相續。” 唐 元稹 《善歌如貫珠賦》:“吟斷章而離離若間,引妙囀而一一皆圓。” 宋 蘇軾 《文與可飛白贊》:“離離乎其遠而相屬,縮縮乎其近而不隘也。” 元 楊謙 《不礙雲山樓歌》:“海之山兮離離,障我流兮東之。”

(10).懶散疲沓貌。《荀子·非十二子》:“勞苦事業之中,則儢儢然,離離然。” 楊倞 註:“離離,不親事之貌。” 王先謙 集解引 郝懿行 曰:“儢儢離離,謂不耐煩苦勞頓,嬾散疏脫之容也。”

(11).飄動貌;搖盪貌。《文選·張衡<思玄賦>》:“拽雲旗之離離兮,鳴玉鸞之譻譻。” 張銑 註:“離離,飛貌。” 唐 白居易 《雜興》詩之一:“東風二月天,春雁正離離。” 明 方孝孺 《游石鏡山》詩:“離離莫雲合,矯矯孤鴈鳴。” 清 洪亮吉 《游幕府山十二洞及泛舟江口記》:“隨波離離,影界水陸,下拂魚尾,上憇鳥足者,名曰葑田。”

(12).輕細貌。 唐 謝偃 《樂府新歌應教》詩:“細細輕裙全漏影,離離薄扇詎障塵。”

(13).悲痛貌;憂傷貌。《楚辭·劉向<九嘆·思古>》:“曾哀悽欷,心離離兮。” 王逸 註:“離離,剝裂貌。” 唐 韓愈 《秋懷詩》之五:“離離掛空悲,慼慼抱虛警。” 清 孫枝蔚 《寄懷方爾止》詩:“離離怕見花枝動,藹藹長教酒盞親。”

(14).獨特貌;孤獨貌。 唐 盧照鄰 《病梨樹賦》:“愍茲珍木,離離幽獨。” 唐 常建 《客有自燕而歸哀其老而贈之》詩:“離離一寒騎,嫋嫋馳白天。” 清 劉火炤 《泗州道上》詩:“極目離離土一丘, 漢 皇陵廟此山頭。”

(15).象聲詞。 唐 李德裕 《唐故左神策軍護軍中尉劉公神道碑銘》:“落槭槭之霜葉,叫離離之晚鴻。” 唐 溫庭筠 《罩魚歌》:“風颸颸,雨離離,菱茭刺,鸂鶒飛。” 清 金人瑞 《境智二童子》詩:“滿口離離含黑墨,杏花壇上讀書回。”

不讓

(1)

不遜讓;不推辭

當仁不讓

(2)

不同意,不許

我想幫幫忙,他還不讓呢

洞庭

(1).廣闊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爾乃御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致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岳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2).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岳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3).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注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4).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厘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玉液瓊漿

(1).道家的仙藥。 元 喬吉 《金錢記》第一折:“休道是酒,便是玉液瓊漿,我嚥不下。”

(2).泛指美酒。《西遊記》第五回:“已造成了玉液瓊漿,香醪佳釀。”《白雪遺音·八角鼓·玉液瓊漿》:“玉液瓊漿,壺中日月長。”

珠顆

(1).顆狀物的美稱。 唐 白居易 《揀貢橘書情》詩:“珠顆形容隨日長,瓊漿氣味得霜成。”此指橘子。 宋 晏殊 《破陣子》詞:“金菊滿叢珠顆細,海燕辭巢翅羽輕。”此指花蕊。 宋 蘇軾 《菩薩蠻·夏景回文》詞:“火雲凝汗揮珠顆,顆珠揮汗凝雲火。”此指汗珠。 宋 葛立方 《玉漏遲》詞:“魚颭荷衣,珠顆亂傾無數。”此指水珠。 宋 楊萬里 《櫻桃》詩:“摘來珠顆光如溼,走下金盤不待傾。”此指櫻桃。

(2).借喻男嬰。 唐 白居易 《談氏外孫生三日喜是男偶吟成篇》:“玉芽珠顆小男兒,羅薦蘭湯浴罷時。” 清 唐孫華 《吳符鄴生子誌喜》詩:“莫恨 談 家生較晚,幸看珠顆浴蘭湯。”

乾隆名句,橘·其二名句

詩詞推薦

  • 己亥明禋恩封鄴侯感愧有作二首

    岳珂宋代〕布衣所朱極封留,佩印歸來天倦遊。汗馬無功開上郡,鑄龜有意雇中流。南巡空負黃圖恨,北望還興紫陌愁。王國
  • 偶書

    李處權宋代〕春事有底忙,清和風已扇。小雨出花竹,微寒生幾硯。直道每多違,修門難自厭。棲遲無與言,袖手看歸燕。
    離離不讓洞庭南,玉液瓊漿珠顆含 詩詞名句
  • 謝曹公善酒

    吳則禮宋代〕歸來脫帽但蒼華,一段風流屬外家。猶有故時從事在,銀鉤仍落小流沙。
    離離不讓洞庭南,玉液瓊漿珠顆含 詩詞名句
  • 定明院

    嚴士貞元代〕西山勝處擁僧廬,三剎相望鼎勢居。魚板聲沈禪定後,龍池波靜雨晴初。粉牌高揭梁溪墨,貝葉深藏竺國書。幾度
  • 川撥棹

    王哲元代〕二更里,瞥看天河流無竭。忽見耿耿洪波,潑灩灩底昭徹。向西方也,玉花結。灌出黃芽色非擔,甲尖上摶白雪。
  • 沈氏書堂

    葉適宋代〕應與石渠半,又疑金匱存,曬書天象切,浴硯海光翻。我老行罷讀,君材重細論。猶言無一字,大道始歸根。
  • 澄江亭

    楊蟠宋代〕萬里松州對海門,蒼亭縹緲出飛堂。東浮不礙三江下,北轉無聲百穀濱。月靜秋紋收白縠,天橫暮色變黃銀。風流
  • 載欣

    曾豐宋代〕伯牙家有焦尾琴,朱弦長掛窗壁陰。出大都邑初何心,直為鍾期舊知音。玉軫調罷不自禁,聲諧匏土革木金。試彈
  • 出郊

    衛宗武宋代〕幾度擬郊行,天公欠一晴。水寒魚絕影,林暝鳥藏聲。雲斂天容淨,雨余山骨清。津橋小盤薄,梅有數枝橫。
    離離不讓洞庭南,玉液瓊漿珠顆含 詩詞名句
  • 行贐有禮辭之世子舉陸賈事亹亹見愛謝絕以詩

    李思衍宋代〕緣璽南來奉玉音,九重惻怛為民深。蜀人爰陸命如檄,越使何求陸賈金。冰雪孤忠臣子事,乾坤生物帝王心。從今
離離不讓洞庭南,玉液瓊漿珠顆含 詩詞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