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元代吳當的《冬至後九日》
全文:
繡窗添線琯浮灰,玉燭迎陽晷影回。
雁度關河隨朔氣,龍依江海蟄神雷。
漸開柳眼窺春色,未放梅腮送酒杯。
藥裹書籤隨處有,鄉心歲事漫相催。
參考注釋
添線
謂冬至後白晝漸長。 唐 殷堯藩 《寄太僕田卿》詩之二:“若喜長生添線日,微微訊息識天心。”《歲時廣記》卷三八引《歲時記》:“ 晉 魏 間,宮中用紅線量日影,冬至後日添長一線。”《歲時廣記》卷三八引《唐雜錄》:“宮中以女功揆日之長短,冬至後日晷漸長,比常日增一線之功。” 元 朱*德潤 《冬至》詩:“日光繡戶初添線,雪意屏山欲放梅。”
玉燭
(1).謂四時之氣和暢。形容太平盛世。《尸子》卷上:“四氣和,正光照,此之謂玉燭。”《爾雅·釋天》:“四氣和謂之玉燭。” 郭璞 註:“道光照。” 邢昺 疏:“道光照者,道,言也;言四時和氣,溫潤明照,故曰玉燭。” 晉 葛洪 《抱朴子·明本》:“玉燭表昇平之徵,澄醴彰德洽之符。” 元 雅琥 《上執政四十韻》:“玉燭調元氣,金樞運大鈞。” 清 孔尚任 《桃花扇·設朝》:“金甌仍未缺,玉燭又新調。”
(2).燭的美稱。 唐僖宗 宮人《金鎖》詩:“玉燭製袍夜,金刀呵手裁。” 前蜀 花蕊夫人 《宮詞》之六七:“昭儀侍宴足精神,玉燭抽看記飲巡。”
(3).比喻目光。 唐 曹唐 《病馬》詩之一:“四蹄不鑿金砧裂,雙眼慵開玉燭斜。”
(4).樂律名。《隋書·律曆志上》:“黃鐘:包育、含微、帝德……玄中、玉燭、調風。右黃鐘一部,三十四律。”《舊唐書·音樂志三》:“黃鐘既陳玉燭,紅粒方殷稔歲。”
迎陽
(1).冬至之後日漸長,古代於冬至日出南郊祭天,謂之“迎陽”。 南朝 梁簡文帝 《南郊頌》:“配天道尊,迎陽義重。” 明 唐順之 《送樊大夫會朝長至》詩:“天子迎陽疏玉戶,羣方獻壽拜金函。”
(2).謂迎著陽光。 宋 王安石 《和仲甫兄春日有感》:“嬌梅過雨吹爛熳,幽鳥迎陽語啾唧。”
晷影
見“ 晷景 ”。
吳當名句,冬至後九日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