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淳化軒》
全文:
中矩折旋廊路循,略經脩飾境如新。
壁間帖版待精刻,座側芸編已畢陳。
鼎柏氤氳噴瑞霧,盆梅馥郁粲韶春。
綵鐙應節飄蕭綴,無易由言化致淳。
參考注釋
中矩
合乎曲尺的標準。《周禮·考工記·輿人》:“圜者中規,方者中矩。”《莊子·徐無鬼》:“吾相馬,直者中繩,曲者中鉤,方者中矩,圓者中規,是國馬也。” 漢 崔瑗 《草書勢》:“觀其法象,俯仰有儀,方不中矩,員不副規。”
折旋
(1).曲行。古代行禮時的動作。《韓詩外傳》卷一:“立則磬折,拱則抱鼓,行步中規,折旋中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風操》:“失教之家,閽寺無禮……黃門侍郎 裴之禮 號善為士大夫,有如此輩,對賓杖之,其門生僮僕,接於他人,折旋俯仰,辭色應對,莫不肅敬,與主無別也。”《朱子語類》卷一○五:“折旋是直去了復橫去,如曲尺相似。其橫轉處欲其方如中矩也。”
(2).形容舞姿。 唐 李白 《清平樂令》詞:“誰道腰肢窈窕,折旋消得君王。”
(3).返回;轉身。 宋 何薳 《春渚紀聞·翊聖敬劉海蟾》:“此人既已受度,未肯便就仙職,折旋塵中。”《明史·顧佐傳》:“百僚過者,折旋避之。”
(4).形容來回奔逐。 宋 岳珂 《桯史·隆興按鞠》:“一日,上親按鞠,折旋稍久,馬不勝勩,逸入廡間。”
(5).周旋。 宋 葉適 《寶謨閣待制中書舍人陳公墓志銘》:“若目見而身折旋其間, 呂公 以為其長不獨在文字也。”
(6).形容山勢的曲折盤旋。
脩飾
(1).修改潤飾,使語言文字明確生動。《論語·憲問》:“為命, 裨諶 草創之, 世叔 討論之,行人 子羽 脩飾之。” 宋 陳亮 《與韓無咎尚書》:“今但與妻孥併力耕桑以圖溫飽,雖書冊亦已一切棄去,況更能脩飾語言,作少年塗抹事乎?”
(2).梳妝打扮。《楚辭·九辯》:“今脩飾而窺鏡兮,後尚可以竄藏。” 金 王若虛 《生日自祝》詩:“清晨聞喧呼,親舊作生日,初我未免俗,隨分畧脩飾。”
(3).整修裝飾。 北魏 酈道元 《水經注·汝水》:“ 黃巾 之亂,殘毀穨闕, 魏 太和 景初 中,令長脩飾舊宇。” 宋 洪适 《隸釋·魯相韓勑造孔廟禮器碑》:“脩飾宅廟,更作二輿。”《宋書·武帝中》:“可改構榱桷,修飾丹青,苹蘩行潦,以時致薦。”
(4).修養德行。 漢 劉向 《列女傳·契母簡狄》:“ 契 母 簡狄 ,敦仁勵翼,吞卵產子。遂自修飾,教以事理,推恩有德。”
(5).指提高學養。 唐 張九齡 《上封事》:“故於用人之際,不可不第高下。若高下不可妄乾,天下士流,必刻意脩飾,思齊日眾,刑政自清。” 宋 蘇洵 《上皇帝書》:“臣愚以為父兄之所任而得官者,雖至正郎,宜皆不聽任子弟,唯其能自脩飾,而越録躐次以至於清顯者乃聽。”
(6).合乎禮義。《荀子·子道篇》:“從命則禽獸,不從命則脩飾,孝子不從命,乃敬。”
(7).謂使之合乎禮義。 北齊 顏之推 《顏氏家訓·勉學》:“孝為百行之首,猶須學以脩飾之,況餘事乎!”
(8).指講究外表、形式。《三國志·蜀志·蔣琬傳》:“其為政以安民為本,不以脩飾為先。”《資治通鑑·漢宣帝神爵元年》:“上頗脩飾,宮室、車服盛於 昭帝 時。”
(9).引申謂故意做作以取悅於人。《墨子·非儒下》:“ 孔 某盛容脩飾以蠱世,弦歌鼓舞以聚徒,繁登降之禮以示儀,務趨翔之節以勸眾。” 晉 袁宏 《三國名臣序贊》:“行不脩飾,名跡無愆;操不激切,素風愈鮮。”
如新
謂交友情意不投,時間雖久,仍和新相識一樣。《史記·魯仲連鄒陽列傳》:“諺曰:‘有白頭如新,傾蓋如故。’” 司馬貞 索隱引 服虔 曰:“人不相知,自初交至白頭,猶如新也。” 唐 劉禹錫 《蘇州白舍人寄新詩有嘆早白無兒之句因以贈之》:“倖免如新分非淺,祝君長詠夢熊詩。”參見“ 白頭如新 ”。
乾隆名句,淳化軒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