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鳴鑼行》
全文:
鳴鑼早晚時有定,一處鳴鑼五處應。
御園縱橫無三里,一已遍聞五何倩。
司房帖傳掌儀司,始自何年艱究竟。
幼熟聞之今亦然,放燈收燈藉傳令。
匉訇鞺鞳那厭喧,事好張大習成性。
類乎斯者難婁數,弗勝其去斯猶剩。
非甚礙戒甚疾惡,況因華節姑且聽。
雖然懼亦即在茲,少弗慎焉弊將盛。
參考注釋
非甚
非常,很。《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太子聞語,非甚驚惶。”《敦煌變文集·降魔變文》:“ 須達 既奉勑旨,心中非甚憂惶。” 蔣禮鴻 通釋:“非甚,猶如説‘非常’。”
疾惡
憎惡
疾惡反動勢力
華節
春節。《初學記》卷三引 南朝 梁元帝 《纂要》:“春曰青陽,亦曰發生、芳春、青春、陽春……節曰華節、芳節、良節、嘉節、韶節、淑節。”
姑且
(1) 用在動詞前面,表示動作暫且如此,帶有暫作某種讓步的意思,或說明在不得已情況下,只好這樣,相當於“暫且”、“先”
以前的事姑且擱起,這一大把銅元又是什麼意思?——《一件小事》
(2) 用於暫時的目的和滿足暫時的需要
這個意見姑且保留
乾隆名句,鳴鑼行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