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聞蛩》
全文:
銀河澹碧空,疏梧漏蟾色。
枕簞淒以清,漸長夜可惜。
竹風拂帷端,螢光流牖隙。
嗟哉胡為來,露叢傳唧唧。
秋聲率易感,此聲感尤極。
萬物爭其時,藉令寂豈得。
反側不成眠,往事歷堪憶。
予本多恨人,悲秋每愴惻。
無端錦衾宵,聞蛩常太息。
問予嘆何為,對雲非所識。
那因偶觸緒,竟似兆今夕。
懭悢曷有涯,獨旦聽漏刻。
吟蟲渾不知,花間響更力。
參考注釋
恨人
(1).失意抱恨的人。 南朝 梁 江淹 《恨賦》:“於是僕本恨人,心驚不已。” 清 蕊珠舊史 《京塵雜錄·長安看花記》:“僕本恨人,強為排遣,飛鴻踏雪,動留爪痕。” 魯迅 《熱風·隨感錄六十二》:“我們更不要借了‘天下無公理,無人道’這些話,遮蓋自暴自棄的行為,自稱‘恨人’。”
(2).令人感到可恨。《老殘遊記續集遺稿》第四回:“誰知道往常天明的很快,今兒要他天明,越看那窗戶越不亮,真是恨人!”
悲秋
看到秋無草木凋零而感到傷悲
閒庭欹枕正悲秋。——劉兼詩
愴惻
悲痛。 晉 潘岳 《寡婦賦》:“思纏緜以瞀亂兮,心摧傷以愴惻。” 唐 戴叔倫 《崇德道中》詩:“關山明月到,愴惻十年游。”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蓮香》:“今對履思容,實所愴惻。”
乾隆名句,聞蛩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