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因果息爭十首·其九原文
煞縛熟持三五度,也合知甘苦。
累經著棒更賠錢。
漸漸軟如綿。
識字少年抄取讀,長智多風俗。
總是南宗內教言。
原自善根源。
詩詞問答
問:求因果息爭十首·其九的作者是誰?答:敦煌曲子
問:求因果息爭十首·其九寫於哪個朝代?答:唐代
注釋
1. 出處:敦煌歌辭總編卷三
參考注釋
五度
(1).五行。《文子·自然》:“八風詘申,不違五度。”《鶡冠子· * 》:“五度既正,無事不擧。” 陸佃 註:“左木、右金、前火、後水、中土是也。”《淮南子·兵略訓》:“音氣不戾八風,詘申不獲五度。” 許慎 註:“五度,五行也。”
(2).五級度量單位、即分、寸、尺、丈、引。《漢書·律曆志上》:“十分為寸,十寸為尺,十尺為丈,十丈為引,而五度審矣。”
(3).中醫稱神、氣、血、形、志五者之盛衰為五度。一說指十度中的脈、髒、肉、筋、俞。《素問·方盛衰論》:“取虛實之要,定五度之事,知此,乃足以診。”
(4).五次。 唐 白居易 《醉中得上都親友書詠而報之》:“一生耽酒客,五度棄官人。” 唐 李頻 《春日旅舍》詩:“如何一別故園後,五度花開五處看。”
甘苦
(1) 甜味與苦味。比喻美好的境遇和惡劣的境遇
燕王弔死問孤,與百姓同甘苦。——《史記·燕召公世家》
一根紅線貫穿,顆顆紅心相連,大家同呼吸,共甘苦。——《為了六十一個階級弟兄》
(2) 在工作或經歷中體會到的滋味,多偏指苦的一面
其中甘苦,唯我自知
沒有教過書,就不知道其中的甘苦
顛沛流離的生活,使他飽嘗甘苦
賠錢
(1) 賠本
賠錢的買賣
(2) 賠償錢財
砸壞了人家的東西要賠錢
漸漸
(1) 程度或數量逐步地;慢慢地
漸漸透出。——《徐霞客遊記·游黃山記》
(2) 又
漸漸落吾杖底。
路上的行人漸漸多起來了
識字
認識文字
少年
古稱青年男子,現在指人大約十歲到十五歲這個階段
少年兒童讀物
抄取
強取。 宋 蘇軾 《書李公擇墨蔽》:“ 李公擇 見墨輒奪,相知間抄取殆遍。近有人從 梁 許 來,云:‘懸墨滿室。’此亦通人之一蔽也。”
風俗
特定區域、特定人群沿革下來的風氣、禮節、習慣等的總和
說書雖小技,然必句性情,習風俗。——清· 黃宗羲《柳敬亭傳》
近歲風俗尤為侈靡。——宋· 司馬光《訓儉示康》
總是
永遠地;無例外地
南宗
我國佛教禪宗、道教、山水畫均有南宗、北宗之分。詳“ 南北宗 ”。
教言
教誨的話
記取先人教言
原自
本來,原來。《二刻拍案驚奇》卷四:“﹝ 楊僉憲 ﹞家道原自殷富,並不干預外事,到是個守本分的。”
根源
(1) 使事物發生的根本原因
犯錯誤的根源
(2) 起源(於);發生(於)
經濟危機根源於資本主義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