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乾隆的《下河嘆》
全文:
自我壬午年,清口定水志。
視湖之增減,拆束為壩制。
其尾閭五壩,築土永教閉。
以此下河田,免災收歷歲。
其間祗戊戌,河決儀考地。
泛濫歸洪湖,高堰虞漲至。
無奈開五壩,下河受災致。
茲九閱春秋,清勝復有事。
預籌訊息理,原非出不意。
沖堤阻運道,先急燃眉計。
堤築運益漲,車邏胥啟暨。
無奈開五壩,高寶潦胥及。
下河不待言,非魚嘆民匱。
然實乏良策,賑恤敕諸吏。
寧濫毋或遺,更要莫飾蔽。
庶略減予過,五字志慚愧。
參考注釋
預籌
預先謀劃。 孫中山 《中國前途問題--在民報紀*元節演說詞》:“與其將來弄到無可如何,才去想大破壞,不如今日預籌個防止的法子。” 鄭振鐸 《埃娥》四:“‘這孩子,今天怎么不在門邊等爸?’預籌的打鬧的計畫為之粉碎。”
訊息
(1) 情況報導
訊息靈通人士
(2) 音信
杳無訊息
不意
沒有想到
敵出不意。——清·徐珂《清稗類鈔·戰事類》
乾隆名句,下河嘆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