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明代祁順的《喜雨呈原都憲》
全文:
齊魯之壤寬且饒,數月不雨成枯焦。
老龍惰職晴烏驕,天氣赫赫蒸炎熇。
河流將涸林欲凋,隴麥未長禾未苗。
邦人駭懼心欲燒,共慮凶歉生無聊。
明公巡視初停軺,悵念民隱增煩怮。
竭誠致禱朝復朝,期彼甘澤來飄瀟。
精神一念格九霄,孰謂天道廓以遼。
雷車鞭動電幟搖,豐隆屏翳相招邀。
馬上點滴傾天瓢,一灑二日仍通宵。
郊疇沾渥千里遙,宜耕宜播宜耘穮。
大地湧水平溪橋,草木秀髮爭妖嬈。
閭閻歡及耄與髫,公庭慶忭多賓僚。
謂公為政政有條,謂公視民民不恌。
德盛致祥旱虐消,此感彼應何昭昭。
願公自此更遷喬,大展謀謨匡帝朝。
上追稷契禹皋陶,致君如舜如神堯。
燮理經綸功獨超,風和雨順玉燭調,當見四海同歌謠。
參考注釋
精神
(1) 指意識、思維、神志等
精神為之。——漢· 王充《論衡·訂鬼篇》
(2) 又
俱用精神。
精神復舊。——《聊齋志異·促織》
(3) 指內容的實質所在;主要的意義
譯者沒有體會原文的精神
(4) 活力;精力
精神飽滿
(5) 活躍;有生氣
那孩子大大的眼睛很精神
(6) 意志
不撓之精神。——孫文《黃花岡七十二烈士事略序》
犧牲精神。
一念
(1).一動念間;一個念頭。 南朝 梁 沉約 《卻出東西門行》:“一念起關山,千里顧兵窟。” 唐 陳鴻 《長恨歌傳》:“由此一念,又不得居此,復墮下界。” 宋 陸游 《自規》詩:“忿慾俱生一念中,聖賢亦本與人同。”《兒女英雄傳》第三六回:“你可曉得一念不違天理人情,天地鬼神會暗中呵護,一念背了天理人情,天地鬼神也會立刻不容。”
(2).佛家語。指極短促的時間。《仁王般若波羅蜜經·觀空品》:“九十剎那為一念。” 北魏 曇鸞 《無量壽經優婆提舍願生偈注》卷上:“六十剎那為一念。”《翻譯名義集·時分》:“一念中有九十剎那。”
九霄
(1).天之極高處;高空。 晉 葛洪 《抱朴子·暢玄》:“其高則冠蓋乎九霄,其曠則籠罩乎八隅。” 唐 武衡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詩:“ 巴 江暮雨連 三峽 , 劍 壁危樑上九霄。” 徐特立 《言立》詩:“丈夫落魄縱無聊,壯志依然抑九霄。”
(2).道家謂仙人居處。《文選·沉約<游沉道士館>詩》:“鋭意三山上,託慕九霄中。” 張銑 註:“九霄,九天仙人所居處也。” 唐 李白 《明堂賦》:“比乎 崑 山之天柱,矗九霄而垂雲。” 王琦 註:“按道書,九霄之名,謂赤霄、碧霄、青霄、絳霄、黅霄、紫霄、練霄、玄霄、縉霄也。一説以神霄、青霄、碧霄、丹霄、景霄、玉霄、琅霄、紫霄、火霄為九霄。” 宋 陸游 《長生觀觀月》詩:“獨倚欄桿吹玉笛,道人不怕九霄寒。”
(3).喻皇帝居處。 唐 杜甫 《臘日》詩:“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
(4).借指帝王。 唐 包佶 《奉和常閣老晚秋集賢院即事寄贈徐薛二侍郎》詩:“九霄偏眷顧,三事早提攜。” 唐 黃滔 《敷水廬校書》詩:“九霄無詔下,何事近清塵?”
天道
自然規律
天道變化。——赫胥黎著、 嚴復譯《天演論》
祁順名句,喜雨呈原都憲名句
名句推薦
可憐兩片木,夾卻一枝花
何仲舉《李皋試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