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宋代釋道潛的《廬山雜興·其九》
全文:
霜清玉繩曉,澗谷風未號。
澄潭不可極,俛盼驚骨毛。
豈不有神物,於茲能遁逃。
海日射兩崖,餘輝何昭昭。
游鱗出岸穴,翻覆如銀刀。
偶來殊不惡,勝事俄所遭。
聊為五字詠,遠愧謝與陶。
參考注釋
五字
(1).五個字。多指詩文中五字句。《漢書·藝文志》:“説五字之文,至於二三萬言。”《南史·陸厥傳》:“ 約 等文皆用宮商……五字之中,音韻悉異,兩句之內,角徵不同。”
(2). 晉 郭頒 《魏晉世語》:“ 司馬景王 命中書郎 虞松 作表,再呈不可,意令 松 更定之,經時竭思不能改,心有憂色…… 會 ( 鍾會 )取草視,為定五字。 松 悅服,以呈 景王 。 景王 曰:‘不當爾耶?’ 松 曰:‘ 鍾會 也。’王曰:‘如此可大用,真王佐才也。’”後因以“五字”指好的表章。 唐 沉佺期 《同韋舍人早朝》詩:“一經傳舊德,五字擢英材。”
(3).泛指表章。 唐 常袞 《謝除知制誥表》:“得以文墨侍於軒墀,五字非工,四年侍罪。”
(4).指五言詩。 五代 齊己 《秋夕書懷》詩:“平生樂道心常切,五字逢人價合高。” 金 元好問 《論詩》詩之二九:“池塘春草 謝 家春,萬古千秋五字新。” 明 王鏊 《震澤長語·文章》:“ 唐 人用一生心於五字,故能巧奪天工。”
愧謝
謂對他人給予的照顧感到慚愧,並示感謝。《宋書·謝晦傳》:“ 晦 至 江陵 ,無它處分,唯愧謝 周超 而已。” 唐 李復言 《續玄怪錄·杜子春》:“﹝老人﹞握其手曰:‘君復如此,奇哉!吾將復濟子幾緡方可?’…… 子春 愧謝而已。” 宋 郭彖 《睽車志》卷五:“友人疑其妖魅所惑,驚謂之曰:‘君未嘗娶,何者為妻家,得無妄想耶?’ 虛中 遽若省悟,但唯唯愧謝而已。” 明 王守仁 《傳習錄》卷下:“先生正色曰:‘這是我醫人的方子……你如不用,且放起,不要作壞我的方子。’是友愧謝。”
釋道潛名句,廬山雜興·其九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