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出處
出自清代王士禎的《望緱山廟》
全文:
王子乘鸞鶴,飄搖伊洛間。
至今明月夜,鳳吹滿空山。
緱氏仙蹤杳,東萊漢使還。
樓居高几許,天路渺難攀。
參考注釋
王子
(1) 帝王的兒子
王子皇孫。——唐· 杜牧《阿房宮賦》
(2) 古時也泛指貴族子弟
王子犯法,與民同罪
乘鸞
(1).傳說 春秋 時 秦 有 蕭史 善吹*簫, 穆公 女 弄玉 慕之, 穆公 遂以女妻之。 史 教 玉 學簫作鳳鳴聲,後鳳凰飛止其家, 穆公 為作鳳台。一日,夫婦俱乘鳳凰升天而去。見 漢 劉向 《列仙傳》。鸞鳳統類,後因以“乘鸞”比喻成仙。 北周 庾信 《後魏驃騎將軍荊州刺史賀拔夫人元氏墓志銘》:“既異乘鸞,翻然永去;雖非舞鶴,即掩泉門。” 唐 李群玉 《玉真觀》詩:“高情帝女慕乘鸞,紺髮初簪玉葉冠。”《西遊記》第六二回:“乘鸞登紫府,跨鶴赴 瀛洲 。”
(2).比喻求得佳偶。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小星》:“還問取雨香雲艷,燕語鶯啼,好遂吹簫願,喜嬴臺乘鸞風便。” 清 李漁 《慎鸞交·卻媒》:“有多少官媒押定在烏紗後,不到乘鸞也死不休。”
(3).猶言仙逝。死的婉詞。 宋 曾鞏 《鄖口》詩:“風光滿眼宛如昨,故人乘鸞獨騰騫。”
飄搖
以不穩或不受控制的方式移動;在空中隨風搖動
有風既作飄搖之態,無風亦呈裊娜之姿。——明· 李漁《閒情偶寄·種植部》
伊洛
(1).亦作“ 伊雒 ”。 伊水 與 洛水 。兩水匯流,多連稱。亦指 伊 洛 流域。《國語·周語上》:“昔 伊 洛 竭而 夏 亡, 河 竭而 商 亡。” 韋昭 註:“ 伊 出 熊耳 , 洛 出 冢嶺 。 禹 都 陽城 , 伊 洛 所近。” 三國 魏 曹植 《贈白馬王彪》詩:“ 伊 洛 廣且深,欲濟川無梁。” 唐 杜甫 《北征》詩:“ 伊 洛 指掌收, 西京 不足拔。” 宋 歐陽修 《送徐生之澠池》詩:“我昔初官便 伊 洛 ,當時意氣尤驕矜。” 清 葉襄 《禹陵》詩:“泉源留儉德, 伊 洛 想神功。”
(2).指二 程 理學。參見“ 伊洛之學 ”。
王士禎名句,望緱山廟名句